江西南昌市企业退休干部龚秋声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发件人自称国际科学研究院北京办事处主任,邀请他参评今年的院士。他将个人资料发了过去,很快便被通知“评选上”了,并被要求交5000元通联费。记者搜索纽约市地图发现不存在所谓的“国际科学研究院”,该院的主管单位也不存在。(4月1日《中国青年报》)
作为社会分层的重要指标,声望是人们在社会中通过职业和角色扮演获得的尊敬和声誉。有形的奖杯也好,无形的口碑也罢,人们一致赞同通过声望来进行社会评价。然而,声望的生命力,就在于稀缺性;当奖状、奖杯泛滥成灾,激励机制也就被渐次抽离,掏空了意义。
在消费社会中,精明的商人从来都不缺乏敏锐的嗅觉和独到的眼光,他们总是善于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符号,进行商业化运作。“客座教授”也好,“研究员”也罢,批量生产的“高帽”和见人就给的“荣誉”,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诱饵”,引诱那些趋之若鹜的“鱼儿”。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在精心编织的骗局面前,上当者大都是一些“别有用心者”。虚荣心作祟也好,成就动机驱使也罢,每一个受骗者的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理由。每月退休金只有1646元的老工程师龚秋声一直自诩为民间科学家,先后申报过20多项专利。“国际科学研究院院士”的帽子,满足了这位老人渴求社会认同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同样的一顶帽子,对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功能。如果说退休老人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一些在职的大学教师上当受骗则有着难以言说的功利目的。评职称也好,抬身价也罢,“国际科学研究院院士”成为鼓吹的资本,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个人简历之中。
与“假头衔”这种虚幻商品相生相伴的,是“假资历”的消费需求。子虚乌有的国际科学研究院,竟然在国内开了数十家分支机构,可见市场之广阔,“生意”之兴隆。头衔五花八门,资历鱼目混杂,当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下,人们往往难以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审慎的判断;这一切,为“院士”商品化提供了生存空间。
与论文经济一样,“头衔经济”也有着完整的利益链条。而要彻底斩断这种利益输送,还得从源头的“消费者”抓起。只有不断健全社会评价机制、加强信息公开与透明、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制度建设的伸展和社会监督的发挥,才能够驱除那些暗藏的污垢,“假头衔”、“假资历”才会成为过街老鼠,自然而然被被人们遗忘和抛弃。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