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辽宁省委批准,辽宁省纪委对抚顺市委原副书记、市政府原市长栾庆伟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栾庆伟在大学校园里度过了近20年时光。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最终成为该校管理学院教授、博导。至今在各大学术期刊上,还能检索到栾庆伟发表的论文。由他编写的教科书,多年来被各所高校采用。在博士市长、硕士市长已司空见惯的背景下,抚顺市长栾庆伟依然被媒体封为了“学霸市长”。
事实上,落马前在当地“权力很大,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的栾庆伟,早已露出问题迹象。如去外地出差时,他通常入住五星级酒店,搭飞机都是头等舱,“明显超过对应的标准”;此外,栾庆伟在用人导向上也问题不小。至此可以说,学者型官员栾庆伟与一般出事官员的堕落轨迹其实已无二致,他的倒下也没有新故事可言。而这样的堕落,除了个人的原因之外,“学霸官员”的头衔和美誉,借此获得的可能突破底线的权力关照,恐怕扮演了某种不光彩的角色。
回过头来看,栾庆伟的成长经历和高学历背景,不但未能令其创造“奇迹”,相反囿于学者型官员的光环,令其在腐败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就此可以说,权力监督不到位,让昔日的明星官员发生了“质变”。不可否认,相较于一些本就受到质疑甚至有着另类外号的官员,“学霸市长”“专家局长”等称号能够带给公众以好感和相对更多的信任。然而,一旦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制度监督,这些所谓的头衔与美誉,就很可能成为腐败的催化剂。
从迷信强人型官员能够抵御腐败的侵蚀,到逐渐认识到“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个过程体现了社会在权力认知上的进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一套有效的权力监督体系本身就应该建立在对于权力的不信任之上。而在现实中,无论是如栾庆伟这样的学者型官员,还是一些表现突出的年轻官员,他们被违规提拔或委以重任,是否严格遵守了人事管理章程,是否与权力监督的强化保持同步,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肃清官场风气,不能单单依靠掌权者的个人道德自律,所谓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也无法决定其用权的过程合法依规。在这个意义上说,打破对权力制约寄望于道德的想象,不为官员的外在形象所迷惑,权力监督不为“学霸市长”遮望眼,依然是我们需要继续加以确认的现代权力观,是建立完备的权力监督体系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