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先治官”应是权力自觉

2013年03月18日 08:56   来源:法制日报   王石川

  在回答有关水污染治理问题时,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各地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确实还有一些河流、湖泊不适合游泳,部分地方水环境治理成效也不明显”。“有些地方政府提出‘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官,治官先治人’的铁腕治污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吴晓青表示,下一步将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3月16日《长江日报》)。

  判断河流的水质如何,官员敢不敢下河是标准之一。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与江苏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共商“美丽中国”发展大计时,趣称“现在网友检验湖泊水质的标准,是市长敢不敢跳下去游泳”。虽是笑谈,但不无道理。水质好不好,官员心里很有数;把湖泊河流治理好,也是官员的责任。如果官员能够勇敢跳下去游泳,起码说明水质不会太差。试想,连官员都能主动下河游泳,水还能差到哪里?相反,如果官员不愿意下河,水质就可能不容乐观。

  其实,网友邀请官员下河游泳,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只是通过“激将”的方式来宣泄对河流污染的不满,冀望官员下功夫治理污染,还河水清净。因此,网友并不是非要逼迫官员在臭哄哄的河水里游泳,官员如果不下水就誓不罢休。下邀请书的网友也深深知道,官员一般不可能接招。官员即便不接招,但此举能够引起轰动,使舆论聚焦于河流污染,目的也就达到了。

  值得提及的是,面对网友的“叫板”,越来越多的官员主动表示敢下河游泳。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市长钱建民说:“绍兴任何一段环城河,我都可以下去游泳,你叫我从哪一段下去,我就可以从那一段下去……”3月14日,《羊城晚报》记者对话广东省10名市长。结果耐人寻味,“检验水质的标准是市长敢不敢跳下去游泳”受到各位市长高度认可,数名市长回答得非常干脆,“敢啊!”“没问题!”

  官员敢于下河这是自信,也是必须的行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污染确实严重。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忻城马泗乡马泗村党委副书记李欣蓉说,现在农村垃圾不比城市少,“‘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饮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今天,癌症灾害’,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相信有过乡村经历的人,对此都有同感和痛感。

  在触目惊心的现实面前,“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官”就应该成为官员的自觉。2011年年底,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并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将环保纳入政绩考核,颇有现实必要。环境污染,有企业的责任,有公民的责任,更有政府的责任,因为一些监管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在地方保护主义支配下纵容污染。

  但愿“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官,治官先治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际行动,且是能够出效果的行动。河流污染不是美丽中国,期待一个河水清净、空气清新的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