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年没有电影正儿八经地“冲奥”,人们对奥斯卡奖本来不大关注。没想到李安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舆论也就不禁被刺激得兴奋起来。除了作为华人感到一份荣耀之外,许多人内心里恐怕都难免要嘀咕:这小金人也有意思,人家李安拿了一个又一个,可对于张艺谋们来说,怎么就那么难呢?
确实,如果没有李安作对比,也许人们可以找到几条诉诸别人的借口和自我安慰的理由;但是李安一再获奖,这些借口和理由就显得站不住脚了。都是华人,都是导演,都是把那“小金人”挺当回事的,都是可劲儿接连冲刺,问题到底在哪里?我不禁想问问张艺谋们,你们自己怎么看?
有人引用外电的报道埋怨说,“大陆电影限制太多,是导致中国大陆电影无法获得国际普遍认可的根本原因”。似乎言之有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电影生产上来看,我们现行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机制还不完全适应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在这方面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但具体到张艺谋的“冲奥”,并不足以成为其为接连失败的理由。就拿《金陵十三钗》来说,这样一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信仰、并且刻意适应好莱坞电影工业特性的电影在国内能够顺利生产上映,并且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主流舆论的青睐,哪里存在什么“限制”的问题呢?从这部电影上映后的评论来看,无论是国际国内,也没有所谓“限制”方面的指责,批评的意见甚至很少涉及所谓价值观的差异和文化观念认同,主要还在于张艺谋没有把故事讲好。实事求是地讲,把张艺谋们的冲奥失败简单地归罪于“限制太多”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有的权威专家甚至还提出一种看法,说是李安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讲述“全球故事”,而张艺谋们则囿于讲述“中国故事”,甚至提出“不应再让自己的电影在本民族文化中浸润太深”,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固然,从李安这次获奖的《少年派》来看,确实是一部由加拿大小说家撰写、以印度人为主角、在中国台湾取景的电影作品,作品的内容也似乎属于“跨文化”题材,但我们不能仅以一部作品来概括全球电影的特性和文化倾向。事实上,无论是李安获奖的作品还是奥斯卡奖的其它作品,也并非都是什么脱离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全球故事”。即便是所谓“跨文化”的《少年派》,也并非什么“跳出中华文化影响”、“文化混杂性、兼容并包”的混搭,而是融合中西文化的人性思考。李安自己也坦言,说自己毕竟还是东方的导演,受中国教养长大的,即使宗教这个题材比较西方,但他有试图融入东方的思想。从根本上说来,文化的开放和交融,绝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转基因”,而是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发扬光大。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确实需要在文化观念上进一步开放,在文化的兼容与融合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因此就浮躁地认为只有“跳出中华文化”、不讲“中国故事”而去讲什么抽象的“全球故事”,这显然既是对李安的曲解,也是对张艺谋们的误导。
我倒想在这个问题上来点实话实说。作为同样都是电影人、都是导演,李安的成功对于张艺谋们来说,确实既有作为华人同行的喜悦和激励,也有值得作为从业者的个人反思。怎样才能学会使用国际电影的通用语言?怎样才能成为风格多元而富有想象力的导演?既有赖于整体的思想解放和机制更新,也有赖于电影人自身的努力,二者实际上是彼此联动互相促进的。李安作为从中华文化出生而走向世界的华人导演,确实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比如说他长期潜心于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衔接,他崇尚的“电影神”既不是文化符号的叠加和“假大空”的展示,而是电影故事本身的感人;而他的电影故事无论是历史现实还是奇幻旅程都全心全意诠释人物内心和人性启发,他对电影艺术的开拓和创新不仅在于驾驭各种题材,甚至敢于触碰那些难于极致的事物,如此等等,这样的电影梦想和踏实践行,或许正是张艺谋们目前所欠缺的。至少,张艺谋们应该从这方面想一想,多从这方面想一想。
当然,李安的再次获奖对于提高华语电影、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启示应该是多方面的,时下网络议论很多,我之所以特别关注张艺谋们怎么看,无非是一种激将法,目的还是希望中国电影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