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宣传“信口开河”只因利字当头

2013年02月06日 07:38   来源:红网   王永改

  春节未至,关于某新书“宣传词信口开河”的新闻已在坊间炒得沸沸扬扬。报载,果麦文化传媒公司新近推出《小王子》等4部小说,腰封上均赫然打着“迄今为止最优秀译本”、“年轻天才翻译家”的字样,此举引得网友们纷纷“吐槽”。对此,该公司董事长、知名出版商路金波承认“把话说得太满”,并向翻译界和出版界的同行致歉。

  在这个“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再好的新书也需要卖力宣传,才能入得愈来愈挑剔的读者的“法眼”,而要想让读者买下来,除了新书本身质量较高以外,作者的名气、成功的炒作恐怕也是一大原因,因此,无论是正规出版社,还是民间出版商,都非常重视新书的宣传。但炒作不能没有底线,自吹自擂、言过其实的炒作非但无助于新书的销售,有时还会造成读者的反感。

  “迄今为止最优秀译本、迄今为止最权威、最经典的译本,纠正现存其他56个《小王子》译本的200多处硬伤、错误……”或许新译本有许多改进的地方,更符合原著精神,但赤裸裸地贬低先前的译本,的确显得不太厚道,要知道,先前的译本都是译者付出巨大心血的结晶,但囿于个人阅历、经验、理解等局限,极少有人敢称自己的译本“最优秀、最权威、最经典”,这样的宣传词未免有几分轻佻的意味。难怪新书还未上市,就遭遇“一星运动”,即网友在未阅读内文的情况下给作品评一颗星,即最差分数。该书的综合评分已从最初的9.3分(满分10分,五颗星)一路跌到3.7分,算是给出版商“当头一棒”。

  新书该如何宣传?方式固然有许多种,可以召开座谈会,扩大影响,也可以搞签名售书,与读者面对面,零距离接触,还可以利用网络连载的形式,吸引读者视线,最终达到去实体书店购买的目的,但有一种底线却不能逾越,那就是既不应过分贬低,也不应过分夸大,这样读者买到手后,才不会有上当的感觉。而时下,一些民营书商或小型出版社为了应对竞争,不惜采用欺骗手段,以“买榜”、“冒名推荐”、夸张广告等手段进行所谓的“图书营销”,让人忧心的是,个别正规出版社也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跟风效仿,以致于图书出版行业虚假宣传风愈刮愈烈。据报道,《李开复寄语大学生:大学必读的十本书》出版后,李开复即在个人微博上公开辟谣:“十本有两本肤浅、一本过时、三本电影改编,两本没读过,两本没听过,没有一本是我认可的。”十本打着李开复旗号的书居然和“寄语人”没有一点干系,实在让慨叹图书虚假宣传之登峰造极。

  遏制虚假宣传之风,除了加大对违规出版商的经济惩处,罚到吐血以外,还应追究出版人的虚假宣传责任,另外,读者也应提高鉴赏能力,不被花里胡哨、云山雾罩的表面宣传所迷惑,让好书真正走进更多读者的心灵。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