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药罐子”非彼“药罐子”。传统观念中,“药罐子”指代弱不禁风的长期药物服用者,而当今,用药的却是一群看起来并不需要吃药的人。据媒体报道,健美圈滥用类固醇成风、“药罐子”遍地,“不看天赋,只比耐药性”被视为健身捷径。
不少健身爱好者被“肌肉崇拜”洗脑,盲目追求充血力竭,泵感倒三角,为实现夸张到不成比例的体形外貌,不惜以身试药。以药物群勃龙为例,这种未被批准用于人类医疗,早期用途是给牲畜增重、增肌的“兽药”,现在却被健美者拿来当“猛药”。只因健身“大力出奇迹”,不如几针下去来得简单容易。
殊不知,命运的馈赠,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畸形的捷径,永远都只能是弯路,甚至是断头路。
在健美者张某的讲述中,滥用类固醇成瘾的他,后背上一度布满脓包,黄色脓液就像寄生虫的卵附着在身上。借助药物加持,练成“金刚芭比”的女子小丽,日渐男性化。实际上,痤疮、脱发、情绪震荡都只能算是“洒洒水”,更为严重的副作用是睾丸萎缩、受精能力丧失。女性使用类固醇后,还可能会经历停经,卵巢早衰、心肌纤维化猝死等症状。
近年来,健美网红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悲剧的出现,不禁让人惋惜,更让人质疑某些健康的健身达人,却是最不健康的人。如此讽刺的结局,究竟是谁病了?
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走火入魔地迎合畸形标准,把自己变成“药罐子”。将自我规训视为自律,就算“美”在外在,也是病在骨髓。
健身健美,如果连健这个字都做不到,那还剩下什么?如此浅显的道理,“药罐子”们未必不懂,却依旧选择透支健康,只顾眼下,无法摆脱屏幕那头“肌肉”的诱惑。可见,畸形增肌,病的恐怕还是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