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相关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第十二届北京昌平苹果文化节开幕

2015年10月24日 19:24   来源:CE.cn   
  中国经济网北京1024日讯 今天上午,北京市昌平区第十二届苹果文化节在昌平苹果主题公园举办开幕式活动。活动期间将以苹果展示和推介为主,北京市民可以通过苹果采摘、旅游观光等方式,欣赏昌平美景和品尝昌平苹果。

    1024日至1115日,北京市昌平区第十二届苹果文化节在昌平苹果主题公园举办。

  开幕式主会场设置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开幕式活动区、昌平精品苹果展示区、第1-11届苹果文化节展览展示区。开幕式以“又是一年苹果红,观光采摘到昌平”、“品昌平苹果、享健康人生”为主题,现场将播放《苹果红》歌曲、《又是一年苹果红——昌平苹果继往开来》宣传片,利用与远方网战略合作契机,向广大市民推介昌平苹果。

  在苹果文化节期间,从1024日至1115日,昌平区将举办多场特色活动。活动期间有4条昌平苹果采摘休闲线路,对市民来说,不仅有采摘还有观光,还可以品尝特色农家饭。贯穿以兴寿镇、崔村镇为代表的“东线”,含有银山塔林、大杨山风景区、静之湖度假村;以南邵镇为代表的“中线”,包括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凤山温泉度假村;以十三陵镇为主的“北线”,包含明十三陵景区、碓臼峪、沟崖风景区;以流村镇为主的“西线”,含有白羊沟自然风景区、坦克博物馆等。

  背景介绍:

  昌平素有北京后花园之称,地域总面积1343.5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60%,地势北高南低,上风上水,资源丰富,物华天宝。特别是在燕山、太行山余脉之阳,京密引水渠之阴,形成东西绵延百余华里的山前暖带,土质肥沃,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种植苹果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001年昌平区成为国家苹果标准化示范区,2006年昌平苹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体系,并围绕“苗木优种化、栽植矮砧化、栽培有机化、管理精细化、优质高效化、果园园林化”的“六化”发展目标,逐步实现老果园更新改造和发展现代矮密集约高效栽培,产业总体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全区现有苹果面积3万亩,其中矮化苹果近1万亩,发展质量、技术水平实现与国际接轨,在国内居于领先位置。通过在苹果生产核心区建设果树研究所、苹果主题公园研发中心,设立20多个示范园,培养50余名技术骨干、农民技师和乡土专家队伍,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苹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昌平苹果预计总产量2000万公斤左右,其中风味独特、树形优美、采摘便利、昌平特有的矮化苹果产量达800万公斤。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