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如皋市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积极探索递进式管理模式,通过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有效降解了不想待在基层、不愿服务农村、片面追求到城区工作的“进城热”现象,激发了乡镇干部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基本动因 当前,大部分乡镇干部都能够安心基层、扎实工作。但是由于市级机关和城关镇与乡镇基层客观上存在不少差距,被社会视为环境“优处”和待遇“高处”,出现了“进城热”现象。这种现象虽然只存在于少数基层乡镇干部身上,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和降解,势必会影响乡镇干部稳定,造成基层人才短缺,进而延滞农村发展。
基于此,如皋市以降解“进城热”为突破口,以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为目标,以多岗锻炼为手段,大力实施市级机关科级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到村担任联助书记等“空降到村”工程,既避免挤占乡镇干部晋升空间,又提升了市级机关干部服务基层群众和统揽工作全局的能力;全面推行市级机关领导干部从乡镇干部中选拔、副科级以上干部职数向乡镇倾斜等“一线实绩”做法,既树立了在基层一线选人用人的导向,又调动了乡镇干部的积极性,有效地降解了“进城热”,为乡镇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二、主要做法 以从严管理、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出发点,在加强思想教育、改善工作环境,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切实给乡镇干部“进城热”降温。
1.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宗旨意识,让乡镇干部思想上有“准头”。乡镇干部是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宗旨意识强弱和党性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新农村建设的快慢。“进城热”表面上看是追求物质、讲求待遇和享受,实际上是精神世界匮乏,不能够准确把握和处理好服务为民和自身利益的关系,思想上没有“准头”。如皋市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知识提高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组织乡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集中学习、自学和举办专家讲座等,不断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加强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采用主动约谈和上门访谈的方式,积极开展乡镇干部谈心谈话活动,帮助提高宗旨意识,增强党性修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改善环境待遇,疏导心理压力,让乡镇干部工作上有“劲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至党中央、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下至县(市、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最终要通过乡镇党委、政府去贯彻落实,许多工作还要实行“一票否决”及责任追究,乡镇政府被形象地称为“有限权力、无限责任”,乡镇干部戏谑“投身乡镇英勇无畏、工作生活极其繁碎、各种检查屁股紧追、日不能息夜不能寐”。如皋市在加速发展乡镇经济的同时,结合各乡镇具体实际,制定发展策略和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乡镇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增加资金投入,制定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乡镇的文化、体育、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镇人居环境,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环境。科学合理设置“一票否决”事项,切实改变过多、过滥的状况,减轻乡镇干部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考核检查,革除“文山会海”的弊端,让广大乡镇干部从忙于应付各种会议和检查评比活动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为科学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上来,使乡镇政府真正从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
3.完善激励机制,拓宽上升通道,让乡镇干部政冶上有“奔头”。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激励机制,着力破解仕途的“天花板”现象,让乡镇干部觉得同样有发展前途。如皋市围绕建设一支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本领过硬、业务熟悉的乡镇干部队伍,采用公开推荐、差额考察、演说竞岗等方式,选拔乡镇优秀中青年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副职工作力度,把一部分经验丰富、办事老到、群众信赖的乡镇一线干部充实到队伍中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拓宽乡镇党政正职的晋升渠道,提高乡镇党政正职提拔担任市直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的比例;通过离职锻炼、轮岗交流、到村任职、包抓产业、帮联大户、帮扶企业等多种形式,先后选派20名市级机关科级干部到村任职、109名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到村担任联助书记、196名市镇机关干部城乡交流,62名乡镇中层干部被提拔使用、6名乡镇党委书记享受副处职待遇、5名乡镇党委书记走上副处职领导岗位,乡镇干部埋头基层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明显增强。
三、初步成效 坚持选拔使用与培养教育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贯穿于干部管理工作全过程,切实使乡镇干部安心、暖心,保证他们心下、身下。
1.一线激励导向更明显了。进步在一线、提拔在基层成为社会共识,有效形成了基层一线出干部、基层一线干部得重用的选人用人工作氛围,使大批年轻干部愿意到基层,安心在一线。今年从乡镇干部中提任了35人,占新提拔干部的68%。
2.乡镇干部队伍更稳定了。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干部安家落户,提高乡镇干部待遇,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近年来,申请进城工作的乡镇干部明显减少,乡镇缺编、市级机关超编的状况得以缓解。
3.更高水平小康建设更快了。以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三化”互动并进,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照更高水平小康社会20项指标体系,面上17个镇已有15项全面达标。
四、几点启示 乡镇干部“进城热”折射出基层干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为我们对整个干部队伍管理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
1.要不断健全激励机制。对乡镇干部的激励不仅要注重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也要注重精神和心理激励等内在因素,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和晋升。
2.要科学疏导工作压力。通过谈话交流、座谈发言等方式给乡镇干部以充分的话语权和申诉权,平衡乡镇工作压力分布不均,使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得以合理释放。
3.要适当提高福利待遇。加大对乡镇干部的倾斜力度,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的福利待遇,探索具有激励机制的福利待遇体系,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其工作潜能。
(责任编辑:hua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