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百科 > 正文
中经搜索

周恩来如何力荐邓小平接班

2010年10月03日 13:22   来源:人民网   

  笔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与周恩来生前副卫士长张树迎(已故)、卫士高振普多有交往,并聆听了他们叙说的晚年周恩来用他生命的最后力量力荐邓小平接班和要邓小平“忍一忍”等感人事迹。

  “你这一年干得比我强!”

  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的发生,已经在事实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1972年元月陈毅元帅去世,毛泽东怀着对陈毅等开国元勋的内疚,执意坚持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由于八宝山礼堂没有空调设备,在寒气彻骨的天气里站了半个多小时的毛泽东回去后患了重感冒,高烧乃至昏迷,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才得以醒过来。至此,毛泽东身体元气大伤。 当时,人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周恩来身上。周恩来在主持中央工作后,不负众望,他领导批林彪的极“左”,抓经济建设,抓外交复苏等工作搞得很有成绩。

  但是,这一切最终还是触痛了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一伙人。因为江青和林彪原本都是想通过“文革”而达到篡党夺权的目的。

  同时,中央有的领导也不能容忍周恩来批极“左”最后批到“文革”头上。因此,在江青等人多次告状下,中央领导再一次出面干预,说林彪是“极右”,周恩来领导的批极“左”是错误的。周恩来忧愤交加,加之经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终于病倒了。这样,在中国政治权力中心中面临着毛、周将不久于人世的状况。

  毛泽东在林彪事件后曾寄希望于年轻的王洪文。但实践证明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王洪文接不了班,“四人帮”其他人又不可靠,最后毛泽东还是认定邓小平“人才难得”,这就最终导致了1975年中央1号文件的下发,让邓小平出任党的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央军委参谋长。这样一个安排表面上好像是接周恩来的班,其实质上是接我们整个党和国家领导的班。因为当时不仅周恩来重病缠身,毛泽东的身体也在每况愈下。

  邓小平复出工作后,从军队抓起,把全国的工作抓得有声有色,也就是被今天史学界称道的“1975年整顿工作”。

  周恩来住院期间,还时时关心着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975年中央1号文件让邓小平复出后,他一直全力支持邓小平的工作。他还凭自己在党内的影响,多次在医院里找来王洪文、张春桥、李先念等人,要他们支持邓小平的工作。 1975年9月20日下午,周恩来即将进手术室之前,拉着邓小平的手久久不放。然后,他环顾左右,高声对在场的人说:“你这一年干得很好,比我强得多!”这是周恩来在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点力量,为邓小平的工作和平稳接班造声势。

(责任编辑:侯彦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