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百科 > 正文
中经搜索

六十年来“国庆口号”的变迁

2009年11月03日 08:54   来源:北京日报   
    口号,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由于它倾注了人们的心血,凝聚了人们的希望,浓缩了人们的情绪,还由于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所以为各种社会性活动所重视和广泛运用。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节日——国庆,自然把呼喊口号作为国民感性宣泄的重要渠道。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每年国庆的口号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既能反映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也能体现各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60年国庆口号变迁的若干趋势

    ●每句口号的字数从总体看越来越多。

     1949年中央颁布的《庆祝中国人民政协成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口号》中最长的是18个字:“迅速解放台湾西藏和一切尚未解放的地方!”其余的多数在10个字以下。在30句口号中,有23句在10个字以内,其中10个字的只有6句,其它的都在10个字以下。到了1967年27句口号中,只有两句在10个字以下:“一定要解放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其余多数在18个字以上。1969年总体上每个口号的字数减少了,但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公布的国庆口号中最长的一句:“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要反对以原子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全世界人民就应以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全句共83个字!1999年50年国庆50句口号中有33句在20个字符以上,其中15句在30字符以上,其中40字以上的有7句。2009年的50句国庆口号中20个字符以上的有42句,其中30个字符以上的有18句。

    这种字数增多的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执政党在新时期的任务越来越多了,考虑也就更周全了,反映在口号上就是文字越来越长。国庆口号的理论性越来越强,也是其越来越长的一个原因。国庆口号越来越长,可以涵盖的内容更周全,更能体现执政党的理论发展与执政理念;而另一方面,却可能不如以前口语化,难以朗朗上口,记起来也就变得难一些。

    ●“万岁”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1949年的国庆口号中有7句口号带有“万岁”字样: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毛主席万岁……1967年国庆口号中有5句口号带有“万岁”字样,1969年的口号中也有7句带有“万岁”字样,1979年、1989年、1999年均降为5句,到2009年更降为4句。喊万岁是强烈情感无法表达的一种表现,也是代表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道德意愿,因而“万岁”口号的减少,标志着国庆口号从传统的激情转变到理性上来了。而且,万岁的对象基本上限于国家、党、人民、民族这几个层次,这也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执政理念从过去务虚的成分居多逐渐转为务实的成分居多。

    ●歌颂党的领导人的色彩越来越淡,强调党的集体领导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在改革开放前的国庆口号中,突出毛泽东的宣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1967年的27句口号中直接涉及到“毛主席”、“毛泽东思想”字眼的口号就有10条,这可谓是这种倾向的集中体现。而在新时期以来,我们对党的领导的宣传更多的是强调党中央集体领导。1979年的口号是:“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奋斗!”1989年的口号是:“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1999年的口号是:“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以新的成就迎接新的世纪!”2009年的口号:“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开拓奋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1999、2009年这两次口号中虽然突出了江泽民、胡锦涛的作用,但核心还是强调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还是强调集体领导。

    ●内容越来越丰富,经济领域的问题在口号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

     1949年开国时期的口号基本限于政治军事领域,1959年国庆时关于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不少涉及到经济领域,但总体来看还是宏观的政策性问题,具体的各个领域的问题涉及得还是不多的,“文革”期间的国庆口号主要是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从1979年开始,这种以政治生活内容为主的倾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于实现四化、增产节约、国民经济调整、计划生育、解放思想、发展科教文化等经济文化领域的问题的口号占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而到了国庆50、60周年时,不仅口号总数增多了,而且涉及的领域明显宽泛的多了,尤其是直接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比过去明显增多,1999年有8条,2009年有9条,加上间接涉及到经济问题的就更多了。

    二、60年国庆口号中始终不变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思路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实践在不断地更新,国庆口号理所当然地要与时俱进,内容需要不断地更新。但是在这60年中,国庆口号也有一些基本不变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涉及到国庆口号选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具体说来,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条:

    ●重大的理论问题、现实问题一直是国庆口号关注的重点。

    开国大典时我们关注的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所以在当年的口号中把拥护共同纲领、拥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统一全中国等作为重要内容。“文革”中大家关注的焦点是“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所以凡与这个运动有关的问题,如斗批改,抓革命、促生产,毛主席万岁,反帝、反修正主义、反各国反动派都成为重要内容。1979年,我们实现了历史的转折,刚刚经历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所以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放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出现在当年的口号中。而在198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10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实践变化和理论新认识,所以在这一年的国庆口号中,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和认识,如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国两制,和平发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惩治腐败,等等。1999年的国庆口号中出现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都是当时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同样,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概念是新世纪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党治国的重要理念和重要实践,这些观念也都出现在2009年的国庆口号中。

    ●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要思想一直是国庆口号中的重要内容。

    在1976年以前,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论断基本是国庆口号的重点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论断也一直是国庆口号中的重要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国两制……这些耳熟能详的口号都是邓小平同志的原话。依法治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些都是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则是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的重要观点。

    ●坚持党的领导、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的原则始终没有变。

    从1949年到今天,无论国庆口号的内容和具体的指导思想如何变化,以上这四个原则始终没有变,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放松过这个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完成祖国统一是60年我们国庆一直不变的内容,是国庆口号坚持这个原则最直接的体现。(程美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侯彦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