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召开院务会议,专门审议了钱学森提出的创建力学研究所的方案,一致认为成立力学研究所的条件成熟,并决定任命刚刚年满45岁的钱学森为力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从钱学森踏入国门,到力学研究所建立,总共不过三个月的时间。这在中国科学院是前所未有的。
钱学森肩负中国力学研究所所长职务之初,他带领研究生开展了多项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由于受美国工作方式的影响,钱学森习惯于对待科学问题直来直去。一天,一位大学的讲师找到钱学森办公室,希望能够请教他一些关于力学研究的问题,也就是在讨论过程中,让在场的人见识了钱学森对待学术的苛刻。
戴汝为:我记得有一位研究所的领导就跟我说,他说你去给他说一个力学问题,说各向同性、各向逆性什么等等。他说世界根本没有这种东西,你怎么做这么个研究?把那个人弄得面红耳赤,就是说他的那个就是,就是养成那么一种习惯,就是。
张可文:我说你看,树要皮,人要脸,他堂堂也是个北京大学的一个讲师或者副教授,你这么说,他多没脸啊,更何况还有,旁边有一个我存在呢,我说以后谁还敢问你问题呀,我就这样说,他一声也不响,我从我的观察感觉到,如果你说了,他觉得还是有一点道理的话,他不反驳你,如果你说了,他觉得他不认可的话,他可能就要提,他就会有话说,那天他没有说什么。
钱学森担任力学研究所所长后,他开始运用美国学习到的教学模式,亲自给研究所的青年人讲授流体力学,更多的时候,他还利用假期在北京各个高校传授力学课,而钱学森每到之处,必然是引起满场轰动。
戴汝为:那么后来就是讲课了,而且讲课有200个人听课,200人听课的时候,像一些科学院,中关村的一些研究人员,也包括一些研究员也都来听,因为这个新的内容的,还有这个清华北大,尤其是北大来了一批人。因为我那时候是北大毕业的嘛,我当然也知道来了一批人,还有清华的有这么一批人。那么他讲那个《工程控制论》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大家的印象也都是非常深刻,一开始他讲的时候,刚从美国回来的,在美国待了20年的人,是吧,大家怕他讲英文听不懂。
他讲话的时候典型的地道的北京话,一句英文都没有。这个是大家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吧,那个讲的话。而且那个讲述的时候,讲起来的时候,就是说讲述也不带什么东西去,拿着一支粉笔。讲到那,有时候讲得是哄然大笑,有时候讲得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后来很多清华、北大的人都反映,说我们听这个讲课讲得那么好的,还真是少见。因为清华北大都有很多很有名的教授,是吧,但是他这个讲述的印象确实是非常深刻。
曾子墨:1956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召开院务会议,专门审议了钱学森提出的创建力学研究所的方案,一致认为成立力学研究所的条件成熟,并决定任命刚刚年满45岁的钱学森为力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从钱学森踏入国门,到力学研究所建立,总共不过三个月的时间。这在中国科学院是前所未有的。
1956年我国制定了第一个科学规划,钱学森主要负责力学部分的规划制定,此刻的他深深的意识到,巡回式的演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匮乏的现状,要发展力学学科,首要任务就是专门培养一批人才,于是钱学森开始将创办力学研究班成为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何有声:他们首先就感觉到就是说,要把国外最先进的,现在力学进展的情况要让国内知道,而且要培养一批人,这批人可以作为就是将来的种子,然后再发扬光大。
曾子墨:尽管钱学森在每一个休息日都会在各个高校之间演讲自己的力学课,但是时间长了,他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够成立一个专门的培训班,能够系统的培养专业力学人才,也许远远要比他疲于奔命的个人演讲效果好的多,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新中国第一个专业力学班诞生了。
力学班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师资和研究人员,学制两年。虽然没有言明是否给予学位,但事实上是准备按照苏联模式培养副博士的。当时的力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组成了一个班委会,班主任是钱学森,副班主任是钱伟长,班址选在了西直门外的中科院植物所内。
李佩:在清华办一个力学研究班,他们就叫做清华力学班,这个清华力学班,大概一共就是,就等于是这个招的学生,都是在大学里头或者是学力学的,或者是学数学的,或者是学其他工程方面的,但是到这来主要的是学力学,所以他们就要开好些课。
崔季平:他提出一个所谓三步走,第一步就是第零代,因为现在回了他一个人,他旁边没有人帮着他,他要找几个人协助他,作为第零代,就是初始的那个东西,然后这些人呢,培养出了一个第一代人,这第一代经过他的锤炼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就是说研究实习这种阶段,就是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经验,然后进入到这个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他称为就是进入国家队。
何有声:所以他们根据国外的经验就觉得这样,要用集体的办法,速度比较快地来培养一批研究生,因为研究生过去都是一个一个带,他们都主张是不是采用带班的办法,招聘一批人来,然后你集体培养。
在教学中,钱学森对待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有时近似严厉,但是,他的学生在后来很多成为美国、中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航空航天领域卓有成果的人才。而钱学森则依托中国力学研究所,敏锐而完整的勾画出了新的力学领域,为推进中国力学事业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1955年,钱学森历经艰辛回到祖国后受到热情欢迎。中国科学院安排他到全国各地参观,当参观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时任院长的陈赓大将专程从北京赶到哈尔滨接见钱学森。曾在朝鲜战场指挥部队与美军作战的陈赓,深知中美之间武器装备方面的巨大差距。他渴望这位火箭专家能给中国军工带来新鲜血液。
1956年2月1日,毛泽东设宴款待政协委员,特别安排钱学森坐在身旁。毛泽东说:你来了好,我有很多问题要和你探讨。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