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央外宣办、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决定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防范和查处长效管理机制是这次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之一。(12月8日新华网)
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已经成为网上一大顽疾和“毒瘤”。近年来,对这种被百姓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网络“黄毒”,有关部门多次开展专项行动。应该说,整治行动的效果是明显的。但令人遗憾的是,网络“黄毒”犹如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症结何在?在笔者看来,不在于我们对网络“黄毒”的制造者、传播者只顾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责任的谴责声音不够响亮,也不在于我们的专项行动对其打击力度、震慑效果不够强大,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往的整治行动仅局限于一种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运动式思维”,缺乏一种防范和查处的长效管理机制。
不难理解,普通民众对网络“黄毒”怀有痛恨之心,总是希望它们被尽快遏止,希望相关责任人被及时绳之以法。相关部门也“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期待能尽快给民众一个满意答复。但痛恨归痛恨,希望归希望,着急归着急,打击网络“黄毒”,期许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运动式思维”,注定只能治标不治本。
我们都知道,网络“黄毒”犹如一种痔疮。痔疮这种病很难根治,即便是对它进行了切除手术,一旦有成长的温床,它就会死而复生。网络“黄毒”亦如是。网络“黄毒”之所以肆虐张狂,因为隐蔽性强,并且有巨大的利益空间。一旦遭遇“专项行动”,一些网络“黄毒”会成为“倒霉蛋”,应声倒掉;而另一些却很可能狡猾地暂避“风头”,暂时“休眠”,只待“风声”一过,又大摇大摆抛头露面,堂而皇之地“东山再起”。因为,“运动式思维”的结果必然是一阵风,致使网络“黄毒”的整治陷入“问题突出—集中打击—问题再突出—再集中打击”的怪圈。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对网络“黄毒”严厉打击并且始终如一,不法分子就很难有机可乘;如果“专项行动”像“一阵风”,不法分子便机会良多,甚至肆无忌惮。此次九部委联合开展的专项行动,把建立健全防范和查处长效管理机制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显然是看到了过往“运动式思维”的局限所在。只有相关监管部门平时严格依法办事,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并充分发挥广大百姓尤其是网民的作用,形成防范和查处长效管理机制,网络“黄毒”才会失去生存的机会和土壤。
俗话说,不看广告看疗效。专项行动效果如何?长效机制能否建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