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担当是中德的共同使命

2025-06-24 07:18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长期以来,德国作为欧盟核心大国,在中欧关系中发挥着“领头羊”与“稳定器”作用。中德务实合作是中欧互利共赢的生动缩影,良好的中德关系为中欧关系长远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高水平、战略性是中德关系的显著特征。建交半个多世纪来,两国坚持互尊互信、平等相待的相处之道,始终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合作之路,成长为携手并进、彼此成就的好伙伴,以高水平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德国领导人共同擘画双边关系新蓝图,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约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就中德关系发展作出战略引领、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应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通话成果,坚持伙伴定位,深化战略沟通,增强关系韧性,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持续迈进。

同发展、谋共赢是中德合作的鲜明底色。两国经济互补、产业互嵌、利益互融,务实合作始终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中德双边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不足3亿美元跃升至现今的2000多亿美元。双方建立起各层级80多个对话合作机制、百余对友好省州(市)关系,两国各领域合作亮点纷呈。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中德合作从汽车、机械、化工等传统领域向前沿领域拓展,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新兴领域迸发出创新火花。中方愿继续同德方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巩固传统合作基础上,扩存量、育增量,打造合作新高地,释放合作新动能,开辟合作新前景。

行大道、促开放是中德双方的共同坚守。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德、中欧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更加凸显。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和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中德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两国应勇立时代潮头,共担大国责任,反对强权霸凌,坚持开放互利,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协调,携手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供链稳定,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德智慧,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历史与事实充分证明,中德关系的正确定位是伙伴,双方合作的本质属性是互利共赢,大国担当是双方的共同使命。健康稳定的中德关系符合两国利益,也符合中欧各界期待。面向未来,中方愿同德方一道,秉持建交初心,加强政治互信,深化交流合作,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引领中欧关系新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作者为中国驻德国大使)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国担当是中德的共同使命

2025年06月24日 07:18   来源:人民日报   邓洪波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长期以来,德国作为欧盟核心大国,在中欧关系中发挥着“领头羊”与“稳定器”作用。中德务实合作是中欧互利共赢的生动缩影,良好的中德关系为中欧关系长远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高水平、战略性是中德关系的显著特征。建交半个多世纪来,两国坚持互尊互信、平等相待的相处之道,始终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合作之路,成长为携手并进、彼此成就的好伙伴,以高水平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德国领导人共同擘画双边关系新蓝图,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约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就中德关系发展作出战略引领、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应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通话成果,坚持伙伴定位,深化战略沟通,增强关系韧性,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持续迈进。

同发展、谋共赢是中德合作的鲜明底色。两国经济互补、产业互嵌、利益互融,务实合作始终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中德双边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不足3亿美元跃升至现今的2000多亿美元。双方建立起各层级80多个对话合作机制、百余对友好省州(市)关系,两国各领域合作亮点纷呈。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中德合作从汽车、机械、化工等传统领域向前沿领域拓展,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新兴领域迸发出创新火花。中方愿继续同德方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巩固传统合作基础上,扩存量、育增量,打造合作新高地,释放合作新动能,开辟合作新前景。

行大道、促开放是中德双方的共同坚守。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德、中欧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更加凸显。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和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中德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两国应勇立时代潮头,共担大国责任,反对强权霸凌,坚持开放互利,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协调,携手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供链稳定,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德智慧,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历史与事实充分证明,中德关系的正确定位是伙伴,双方合作的本质属性是互利共赢,大国担当是双方的共同使命。健康稳定的中德关系符合两国利益,也符合中欧各界期待。面向未来,中方愿同德方一道,秉持建交初心,加强政治互信,深化交流合作,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引领中欧关系新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作者为中国驻德国大使)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