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BA的年轻球员文班亚马来到了中国的少林寺。
这位法国小伙要在此“闭关修行”10天的消息传出后,得到了中国球迷和网友的热情回应。他的身高超过2米2,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少林第一“高”僧。也有人祝福他练就“少林篮球”绝学,回到赛场后更加神勇。
今年以来,类似的中外民间交流亮点纷呈:“China Travel”成为海外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标签,中外年轻人在小红书上相互“对账”、分享日常,“甲亢哥”举着自拍杆穿梭于中国城市的街头巷尾……
这些事例,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近期的多项国际调查显示,中国的全球好感度持续攀升。这份好感,绝非凭空而来。开放促进相知、交流深化互信。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知多一分,相亲便深一分。
相知相亲,在开放交流中悄然生长。中外友好的民间交流,消解了陌生与隔阂,打破了某些西方媒体长期编织的信息茧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科技飞跃、文化深厚、热情友善的中国。如今,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让“走进来”与“走出去”变得像邻居串门般自然。开放本身,就是最真诚的邀请函。
相知相亲,在共同事业里扎下深根。中国企业参与建造的水电站点亮非洲家庭的夜晚,中国技术支持下的高铁便利了东南亚民众的出行,中国传过去的菌草鼓了南太农民的腰包……“一带一路”上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变迁,胜过千言万语。历史上,古丝绸之路连通了东西方文明,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如今,文明对话、交流思想、分享技术,将促进各国携手实现现代化。共同的事业,让世界看见一个“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