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以旧换新换出增长新动能

2025-06-06 07:1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1.5%,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以上。

这充分体现出消费品以旧换新“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效应。我国大宗消费品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更新换代能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对消费者来说,消费品以旧换新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使人们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更加智能绿色健康时尚的产品,让生活“焕然一新”。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以旧换新促进了供需关系的“循环向新”,推动实现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等多重目标。

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购换新能源汽车比例超过60%,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智能坐便器、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换新近千万件。今年一季度,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中,2000元至6000元的中高端机型占比约76%……消费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牵引千行百业。企业处在市场最前沿,对需求变化的感知最敏锐,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有序释放,倒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投入,促进相关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以旧换新,换出了消费新潜力,换出了增长新动能,既惠企又利民、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是以旧换新政策能够持续激发消费活力的关键。在2024年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家电支持品类由八大类拓展至十二大类,并增加了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汽车报废更新范围扩展至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提至最高1.5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额度达到3000亿元,比去年翻番。截至4月底,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已超1600亿元。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扩大补贴范围、提升补贴标准、优化参与细则,让消费者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红利。在外部风险挑战加大的情况下,各地区各部门还积极推动汽车、家电、3C、家装等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支持范围。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灵活性与生命力。

消费品以旧换新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明显。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在十六大类消费品增速中位列第一。拉长时间尺度看,2024年9月份至2025年4月份,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已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领域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合计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1.1万亿元。

以旧换新还撬动了相关改革举措的加速落地,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伴随着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步推进。仍以汽车领域为例,在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的基础上,商务部等多部门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各环节积极创新、先行先试,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支持地方发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传统经典车等汽车后市场,汽车消费新增量不断涌现。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投行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有关研究分析看,消费品以旧换新给促消费扩内需带来的积极成效,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随着政策效能持续提升,以旧换新将惠及更多消费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以旧换新换出增长新动能

2025年06月06日 07:1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1.5%,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以上。

这充分体现出消费品以旧换新“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效应。我国大宗消费品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更新换代能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对消费者来说,消费品以旧换新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使人们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更加智能绿色健康时尚的产品,让生活“焕然一新”。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以旧换新促进了供需关系的“循环向新”,推动实现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等多重目标。

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购换新能源汽车比例超过60%,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智能坐便器、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换新近千万件。今年一季度,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中,2000元至6000元的中高端机型占比约76%……消费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牵引千行百业。企业处在市场最前沿,对需求变化的感知最敏锐,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有序释放,倒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投入,促进相关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以旧换新,换出了消费新潜力,换出了增长新动能,既惠企又利民、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是以旧换新政策能够持续激发消费活力的关键。在2024年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家电支持品类由八大类拓展至十二大类,并增加了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汽车报废更新范围扩展至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提至最高1.5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额度达到3000亿元,比去年翻番。截至4月底,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已超1600亿元。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扩大补贴范围、提升补贴标准、优化参与细则,让消费者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红利。在外部风险挑战加大的情况下,各地区各部门还积极推动汽车、家电、3C、家装等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支持范围。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灵活性与生命力。

消费品以旧换新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明显。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在十六大类消费品增速中位列第一。拉长时间尺度看,2024年9月份至2025年4月份,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已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领域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合计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1.1万亿元。

以旧换新还撬动了相关改革举措的加速落地,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伴随着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步推进。仍以汽车领域为例,在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的基础上,商务部等多部门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各环节积极创新、先行先试,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支持地方发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传统经典车等汽车后市场,汽车消费新增量不断涌现。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投行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有关研究分析看,消费品以旧换新给促消费扩内需带来的积极成效,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随着政策效能持续提升,以旧换新将惠及更多消费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