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打着“量子”旗号的东西依然在电商平台上叫卖。缓解心肌缺血的量子纠缠能量手环、疏通经络平衡内脏的量子鞋垫、给酱油和醋赋能的能量仓、主打量子纠缠的量子笔……从装饰品到日用品,从美容产品到保险用品,量子产品应有尽有。
又是强身健体又是缓解疾病,量子产品真这么神?据专家介绍,目前量子技术主要应用于专业领域,应用于日常生活的量子产品几乎没有。其实,这些产品都不是新把戏。多年前,“防癌”的量子挂坠,“返老还青”的量子舱也曾被热炒。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对科技概念不甚了解又颇为好奇的心理,把量子等科技名词当作营销噱头引消费者入局。有的虚张声势,打着高科技包治百病的旗号哄骗消费者;有的明目张胆蹭概念,直言“此量子非彼量子”。面对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伪科学产品,消费者很可能信以为真。据报道,有消费者购买了宣称可以排除身体毒素的氢量子泡脚盆,使用后没有任何效果。吹得天花乱坠,到手一无是处,消费者不仅经济受损,万一因量子产品延误治疗,更会危及健康。伪科学产品扰乱市场、蓄意炒作,也会影响量子高科技产业的声誉。
所谓量子产品,不过是“拉大旗做虎皮”,用高科技的名头忽悠消费者,行招摇撞骗之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虚构或者夸大商品或者服务的治疗、保健、养生等功效;广告法也要求,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可见,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量子产品,均涉嫌违法违规。多年来,专家不断辟谣几十元的量子日用品和量子科技毫无关系,市场监管部门不断立案查处以量子科技为噱头的违法违规企业经营行为,为何量子产品依旧“纠缠”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