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爆火,“遇事不决问AI”的网友更多了,连看病都找AI把把脉。据报道,有人把DeepSeek当成“老中医”索要药方;有人拿DeepSeek的诊断方案,直接找医生开药。
基于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学习能力,AI确实具备一定的看病诊疗能力。但纵有三头六臂,也强大不到与人平起平坐的程度,尤其在兼具极高复杂性、专业性和伦理敏感性的医疗领域。AI看病越来越像模像样,但比起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显然还没有坐堂行医的本领。“经验”不足,AI诊断不仅可能不准确,还可能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人命关天,多地医疗部门已为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设置红线,如北京、湖南等地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
人不是机器,治病也不是螺丝坏了换一颗那么简单。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就是因为人体是复杂多变的,只有亲眼看到、上手诊断,才能因病施治。看病诊疗的过程,不仅包括患者提诉求、医生开药方、患者做检查、医生读数据,还包含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切、对生命的尊重。如果说AI看的是病,那么医生看的是病人,在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交互中,才显出医学的人文精神。
AI介入医疗,可以帮医生在医疗服务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学专业领域的大模型雕琢得越精细,医生对AI的使用越有效,越能更快、更好地治病救人。AI本是好帮手,现在和将来都不会也无法“抢饭碗”,患者又何必陷入AI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