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产业,有一个形象的说法——用明天的“技术”培育后天的“支柱”。有别于传统产业,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涉及的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很多时候,甚至是“从0到1”的跨越。这呼唤“最强大脑”勇闯新路,也离不开健康生态保驾护航。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北京样本”,在全国激发“群雁活力”,是北京应当承担且必须完成好的使命。
到指定对象的朋友圈点赞,挑选最便宜的外卖并下单,给现场数百位嘉宾发红包……近日,北京某人工智能公司发布最新产品,可自主执行超过50步的长步骤操作,令许多人大为赞叹。而这只是北京人工智能发展图景的小小一笔。
如今,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风口,顺应国家战略,北京也早早在通用大模型等主流技术路线上加大布局,在类脑智能、光电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路线上开展探索。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全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北京市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三年实施方案目标。
以更大视野看,人工智能仅是北京抢滩未来的发力方向之一。据《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北京锚定了六大领域,布局了20个未来产业。放眼望去,海淀,太空与地面手机直连,商业航天即将再迎新突破;延庆,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设立,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开通;亦庄,百亿机器人产业基金设立,人形机器人产品加速迭代……未来产业竞发,北京创新引擎再次提速。按计划,到2035年,北京将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形成若干全球占先的未来产业集群,建成开拓世界科技产业前沿的人才高地,并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对于未来产业,有一个形象的说法——用明天的“技术”培育后天的“支柱”。纵观历史,每一次生产力飞跃,每一次全球经济结构重构,无不由科技革命引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处于换挡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必须在新质生产力上下更大功夫。此外,这些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技术霸凌主义进一步抬头,就传统产业领域而言,发达国家不仅在市场占有率上占据先机,在行业规则和标准等方面也牢牢掌握话语权,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这个意义上,开辟未来新赛道,培育更多新增长点,越来越被视为一个“确定性”选择。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布局未来产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92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数量居全国首位。这种智力资源显然是孕育创新技术的沃土。与此同时,经过这些年的沉淀,北京已建成相对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资源所在就是责任所在。抢抓机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北京样本”,在全国激发“群雁活力”,是北京应当承担且必须完成好的使命。
有别于传统产业,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涉及的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很多时候,甚至是“从0到1”的跨越。这呼唤“最强大脑”勇闯新路,也离不开健康生态保驾护航。业内流传一个形象说法,“要像从鸡蛋开始孵小鸡一样培育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向导力量,未来产业具有长期性、探索性,孵化过程风险高、收益不确定。特别是在产业萌芽的“最初一公里”,尤其需要耐心的扶持。着眼于此,北京一方面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松绑除障、放权赋能、强化容错氛围,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大胆闯、大胆试。另一方面主动搭台,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推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协同合作,引导多元创新、主体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无比坚定“未来已来”,但也清醒地看到,相对于未来产业发展所需,北京在区域布局、资金筹措、科技人才结构和成果转化使用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必要围着科研人员的现实痛点,继续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同时,也当谨防行业浮躁之风,警惕生造概念、一哄而上的泡沫化现象。这些都需要更多宏观层面的支持引导以及约束。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明年乃至更远的未来发展定调指路。推动北京产业生态不断向高端位阶跃升,必将不断打开首都发展新空间,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