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多个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齐鲁工业大学一宿舍发生火灾,宿管员第一个逃跑,学生被闸机堵在宿舍,只能一个个刷脸出去,一楼窗户被锁无法打开,部分学生一氧化碳中毒。多段视频显示,在一栋宿舍楼一楼的房间内,熊熊大火燃起,许多学生从楼内跑出,现场有不少消防员。11日上午,校方回应称,火灾发生在10日中午,未造成学生受伤,宿管员没有第一个逃跑。(11月12日 澎湃新闻)
幸运的是,这场火灾很快被扑灭,没有造成学生伤亡。但人脸识别系统导致的学生低效逃生,依然让人心有余悸——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紧要关头,门禁设备竟成了逃生路上的障碍,这一点需要当事学校认真反思。
如今,尽管公众在隐私安全方面对刷脸较为谨慎,但这项技术仍广泛应用于许多场景。除了保障刷脸者的个人隐私安全外,我们还应考虑另一个问题:当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时,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是否会对逃生造成不便,甚至延误逃生的最佳时机?
公交车为了紧急逃生,会配备安全锤。那么,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是否也应设有类似的紧急设置(或设备),避免成为逃生的“拦路虎”?事实上,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防火门、疏散门、安全出入口的门禁应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连接,发生火灾时应保障逃生通道畅通。齐鲁工业大学女生宿舍发生的火灾,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排队刷脸过闸机,值得深究。
高校引入人脸识别门禁设备,旨在方便管理、保障内部人员安全,这可以理解。然而,面对突发火灾、地震等情况,学校应确保逃生通道的快速、安全,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齐鲁工业大学此次“事故”,为所有设置刷脸门禁的公共场所敲响警钟: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安全风险。
突发火灾时,学生刷脸排队过闸机,究竟是闸机存在技术故障,还是学校没有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闸机?我们不得而知。但根据规定,人员密集场所设置疏散门或人脸识别系统时,必须保障火灾发生时,无需使用钥匙等工具,能够轻松从内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使用提示标识。
这场火灾暴露了学校在应急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暴露了“人脸识别过闸机”这一逃生隐患。清除逃生障碍,提高学生逃生效率,各学校责无旁贷。虽然因刷脸耽误逃生而导致伤亡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后果将是无法承受的悲剧,我们怎能等闲视之?希望所有学校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