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也有“红黑榜”?
据报道,在大一新生选课的高峰期,来自师兄师姐的选课“红黑榜”又重现江湖。其中一种评价方式便是,课程轻松、给分好的列为“红榜”,课程困难、给分差的列为“黑榜”。
带有几分戏谑意味的“红黑榜”,触及的是严肃的教学评价问题。按理说,新生初来乍到,能有一份“口口相传”的选课参考,提前做一下功课,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红榜”课供不应求,上“黑榜”者应者寥寥。如此“冷热不均”,有人形象概括为“选课经济学”。是的,你没听错,就连选课也要“货比三家”“精打细算”了。
“红黑榜”的影响不可小觑,这并非危言耸听。假如一位老师上课很上心,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给分也丝毫不讲情分,会不会被打入“黑榜”,让部分学生敬而远之,甚至因人数不足而无法开课?重视教学本来就需要鼓励,若是费力不讨好,难免会让人感到心寒和憋屈:难道认真也是一种错?
凡此种种,都指向了一种精致的“实用主义”。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真问题。或是为了节省时间精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或是想要在保研中获得更高绩点,这场抢跑甚至在大学入学时就已经开始。那么问题来了,难道一些学生天生就是这般“功利”?他们对“实用”的推崇,又源于何种引导呢?
不得不说,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长期存在,有些“水课”是教与学之间不能言明的“默契”,“水平不够高分来凑”,主打一个各取所需。众所周知,对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来说,当绩效“指挥棒”不甚合理,加之部分“非升即走”变形走偏,学术生存便成了当务之急。此外,还有“一刀切”式的管理:如果保持高质量教学,那么学生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可能偏低,任课教师可能会被高校要求进行课程整改。如此一来,可能会形成令人遗憾的“逆淘汰”。
长此以往,哪怕老师想好好上课,也难免有心无力。如果连老师都“得教且教”,又怎能指望学生不会“得学且学”?说到底,无论是科研与教学,还是兴趣与“面包”,都不该成为一道单选题。须知好的教育,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本科“水”过去的课,等到读研和工作的时候,恐怕还得“补”回来。
如何破局?多元是关键。比如,近年来,为了避免“唯分数论”,多所大学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旨在避免学生“分分必究”、过于“内卷”;再比如,国外就有高校规定,偏教学的老师,可以通过多上课,兑换论文和课题量,相关做法值得参考;就教学本身而言,无论是教学手段还是考核方式,不妨丰富一些,切勿“大水漫灌、皆大欢喜”,避免照本宣科、“万年教材”。
当然,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法。不难发现,从一个“红黑榜”出发,可以衍生出许多话题,对一些积弊进行纠偏任重而道远,更需多方凝聚共识,一步一个脚印地合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