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闭店人”终于“踢到了铁板”。10月2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通报了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的进展——2家艺术培训机构、3家背债中介机构、2名闭店人被立案调查,罚没款合计65.58万元。
倘若企业无意继续经营,大可请会计师、律师等第三方来善后。但“职业闭店人”不是“善茬”,干的是专坑消费者、为企业和自己“捞一把”的脏活。无论是闭店前极力忽悠消费者充值,还是暗中把企业过户给缺乏还债能力的背债人,面对消费者的索赔直接耍无赖,都是在给消费者“挖坑”“添堵”。
一旦有企业与“职业闭店人”联手,消费者乃至被欠薪的企业员工,面对的就是企业、背债机构、“职业闭店人”这三方的合力。特别是这三方熟悉坑人的套路,善于钻法律空子,堪称“职业挖坑人”,消费者和员工很难在和他们的博弈中如数追回损失。
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多些谨慎,在预付式消费中要求签合同、注重留证据,助力监管部门对“职业闭店”快查快处。
你强我也强,针尖对麦芒,对付“职业闭店”需要“专业打击”。北京市有关部门打击“职业闭店”,事前有风险预警,事中有部门联动,事后有处罚惩戒,形成了全链条工作闭环。这种“专业打击”,是对“职业闭店”的“精确制导”,为打击“职业闭店”提供了样本。
平心而论,企业一旦破产倒闭,由于清偿相关费用的优先顺序规定,消费者也存在无法追回预付款的风险。但这和“职业闭店”通过“做局”来“薅羊毛”的情形截然不同。对于搅乱市场、专坑消费者的“职业闭店”,我国在不断扎紧“法律篱笆”,为“专业打击”提供更强武器。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经营者在预付式消费中的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预收费后卷款跑路行为明确了罚则。
事实证明,只要让“专业打击”充分发威,“职业闭店”就玩不下去,“职业闭店人”这个“职业”终将“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