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联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策划的木兰草原首届那达慕大会近日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草原景区开幕。
那达慕是蒙古族集体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中央和湖北省主要媒体报道后,各地游客对黄陂区“办好一届大会、打造一个品牌、促进一方发展”给予较高的期待。
一是那达慕大会首次引入湖北武汉,有利于两地促进文化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二是活动以“武锡真情·遇见那达慕”为主题,契合湖北文旅宣传语“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的内涵,传递了民族团结响亮“名片”。三是助力黄陂区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以来南北各地跨区域合作联动,成为我国文旅产业中的一个“现象级事件”。就湖北而言,2024“相约春天赏樱花”暨湖北最美赏花季启动仪式期间,黑龙江文旅推介团队来到东湖樱园、黄鹤楼公园、楚河汉街等景点街区,展示春天里的“冰城”。王昭君故里——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每年举行昭君文化旅游节,组织“昭君和亲路”沿线地区共同推动昭君文化旅游发展……
文旅融合是兼具文化属性和旅游属性的资源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融合发展,不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物理叠加”,而是两种产业的发展理念、运营模式、工作机制的“化学反应”。跨区域文旅协作要突出三个重点,做到既有“面子”也有“里子”,更好地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突出文旅资源的盘活转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各自的特点:文化产业附加值高、融合性强,旅游产业消费体验性好、产业带动力强。文旅融合的底层逻辑就是以文塑旅、以旅兴文。跨区域文旅协作,自然要立足对同一区域内或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相关产业等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深度开发,有效改变文旅资源分散管理、各自为政、低水平开发的状态。为此,要首先调研谋划两个或多个不同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转化模式,寻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契合点,提升文化产业的旅游价值,同时赋予旅游产业文化内涵。比如,武汉市黄陂区此次举办那达慕大会,立足“叫好又叫座”,探索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文旅资源转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