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要热情,更要安全

2024-08-20 15: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年来骑行、攀岩、探险等户外运动持续火爆,公众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野趣”上,对这些运动的专业门槛认识不足。不少人参与活动前没做好应对极端天气、复杂地形的准备,还有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和景区景点管理规定。近日一系列安全事件警示人们,参与户外运动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拥抱自然 户外经济大有可为

  在大众需求和利好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户外运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数据显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户外运动市场的持续繁荣,也衍生出“年轻化”“体验化”“消费化”“潮流化”和“场景化”等户外运动新风尚。【详细

  拥抱自然、崇尚健康,是户外运动的鲜明特色。户外运动走向大众,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不少地方和部门主动回应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全民户外健身运动,助力户外运动持续升温。可以说,推动户外运动良性发展,既有助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又有利于激发消费活力,可谓一举多得。【详细

  发展户外运动不能因噎废食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与此同时,户外运动安全事故也呈上升趋势。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户外运动时迷路、溺水、受伤的新闻屡次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社会关注与讨论。事故发生原因多为落水、被困、滑坠等,主要涉及登山、徒步、野外游泳等运动项目。如何在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确保户外运动安全开展,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从业机构、从业人员和参与者等各方协同发力。【详细

  发展户外运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做好安全风险管控。盲目的户外运动,无论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还是对公共服务救援力量,都是不小的挑战。对户外运动参与者来说,基本的风险评估和预判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是出发前的“必修课”。同时应加强行业监管,细化从业标准。例如,规定户外运动领队必须接受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明确景区在重点区域建立相应的救援体系等。【详细

  为户外运动系牢“安全绳”

  具体来说,户外运动参与者应主动学习基本的户外安全知识,尽可能了解户外运动存在的风险;要积极留意天气变化,做好应急准备等安全措施;还要选择与自身运动能力相匹配的户外运动,并严格遵守户外活动纪律。【详细

  各地要完善户外运动场所的软硬件设施,开辟推广适宜的户外运动旅游线路,加强户外运动安全监管,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活动组织者应担起责任,主动做好安全风险排查,杜绝违规冒险行为,推出更多科学规范、组织有序、保障有力的户外运动项目,强化户外运动队伍安全教育等。相关企业应结合实际需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实用性,以保障更多户外运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

  V视角:

  @微微:一起去户外吧,参与户外运动,强健体魄。

  @呆呆:很多人对户外运动的安全风险认识还不够,对安全规则也缺乏明确的共识。

  @又又看世界:安全第一,头盔必备。

  @滚滚财意:户外运动固然好,但是得注意安全。

  @同学不是工程师:拒绝超速骑行的人,骑得太快很有可能危害到常规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户外运动火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适合“跟风”,因为很多严酷的户外环境“专治各种不服”。归根结底,户外运动参与者要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充分认识户外运动的危险性,只有做好准备,才能真正享受户外运动之美。此外,各地要完善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景区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活动组织机构也要做好安全培训和风险评估,共同守护户外运动安全,推动户外经济有序发展。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户外运动要热情,更要安全

2024年08月20日 15: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年来骑行、攀岩、探险等户外运动持续火爆,公众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野趣”上,对这些运动的专业门槛认识不足。不少人参与活动前没做好应对极端天气、复杂地形的准备,还有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和景区景点管理规定。近日一系列安全事件警示人们,参与户外运动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拥抱自然 户外经济大有可为

  在大众需求和利好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户外运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数据显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户外运动市场的持续繁荣,也衍生出“年轻化”“体验化”“消费化”“潮流化”和“场景化”等户外运动新风尚。【详细

  拥抱自然、崇尚健康,是户外运动的鲜明特色。户外运动走向大众,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不少地方和部门主动回应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全民户外健身运动,助力户外运动持续升温。可以说,推动户外运动良性发展,既有助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又有利于激发消费活力,可谓一举多得。【详细

  发展户外运动不能因噎废食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与此同时,户外运动安全事故也呈上升趋势。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户外运动时迷路、溺水、受伤的新闻屡次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社会关注与讨论。事故发生原因多为落水、被困、滑坠等,主要涉及登山、徒步、野外游泳等运动项目。如何在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确保户外运动安全开展,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从业机构、从业人员和参与者等各方协同发力。【详细

  发展户外运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做好安全风险管控。盲目的户外运动,无论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还是对公共服务救援力量,都是不小的挑战。对户外运动参与者来说,基本的风险评估和预判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是出发前的“必修课”。同时应加强行业监管,细化从业标准。例如,规定户外运动领队必须接受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明确景区在重点区域建立相应的救援体系等。【详细

  为户外运动系牢“安全绳”

  具体来说,户外运动参与者应主动学习基本的户外安全知识,尽可能了解户外运动存在的风险;要积极留意天气变化,做好应急准备等安全措施;还要选择与自身运动能力相匹配的户外运动,并严格遵守户外活动纪律。【详细

  各地要完善户外运动场所的软硬件设施,开辟推广适宜的户外运动旅游线路,加强户外运动安全监管,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活动组织者应担起责任,主动做好安全风险排查,杜绝违规冒险行为,推出更多科学规范、组织有序、保障有力的户外运动项目,强化户外运动队伍安全教育等。相关企业应结合实际需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实用性,以保障更多户外运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

  V视角:

  @微微:一起去户外吧,参与户外运动,强健体魄。

  @呆呆:很多人对户外运动的安全风险认识还不够,对安全规则也缺乏明确的共识。

  @又又看世界:安全第一,头盔必备。

  @滚滚财意:户外运动固然好,但是得注意安全。

  @同学不是工程师:拒绝超速骑行的人,骑得太快很有可能危害到常规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户外运动火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适合“跟风”,因为很多严酷的户外环境“专治各种不服”。归根结底,户外运动参与者要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充分认识户外运动的危险性,只有做好准备,才能真正享受户外运动之美。此外,各地要完善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景区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活动组织机构也要做好安全培训和风险评估,共同守护户外运动安全,推动户外经济有序发展。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