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背篓故事 让更多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2024-05-22 14: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续写背篓故事 让更多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2024年05月22日 14: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前段时间,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背篓专线”受到关注,很多菜农乘坐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到鱼嘴、人和、观音桥等地的农贸市场去卖菜。日前,一个“背篓菜市”开市了!据了解,这是当地协调了一处防空洞,作为免费卖菜场地提供给菜农们

  “背篓菜市”,巴适!

  石船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部,距离市区有40多公里。在地铁站开通之前,菜农们只能在镇上卖菜。由于镇上人少,菜卖得慢,菜价也偏低。“背篓专线”的开通,给菜农带来了便利。按照当地政策,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年满65周岁的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地铁,这大大降低了部分菜农进城卖菜的成本。同时,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也更加丰富。【详细

  当人们都以为这已是故事的最好结局时,谁曾想又迎来温暖后续——“背篓菜市”开市!在防空洞里买卖菜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太巴适(意为舒服、很好)了!”确实,把防空洞改成菜市场,就算不买菜的人也想过来感受一下。对菜农来说,有了“防空洞”,卖菜不用到处跑,也不怕日晒雨淋。如此有创意、有爱心的“背篓菜市”,怎能不让人感到舒适呢?【详细

  洞见城市治理“大智慧”

  从“背篓专线”到“背篓菜市”,这是对背篓故事的最佳续写,也是服务更进一步的生动体现。所谓“更进一步”,说白了是站在菜农的视角发现问题,切身体会他们进城后可能会遇到的种种窘境,并帮助他们解决,为其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详细

  城市治理,关乎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背篓菜市”的存在,无疑给更多的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城市治理要“以人为本”,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惟此,才能不断解决民生难题,进而打造文明、和谐城市。【详细

  让更多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菜农的背篓里,装着蔬果清香,也装着一家生计。“背篓专线”与“背篓菜市”,承载着菜农“把菜卖个好价钱”的朴素愿景,也承载着一座城市开放包容的烟火气与人情味。这样为民办实事的“背篓菜市”,不妨再来一打。【详细

  “城,所以盛民也。”近年来,盲道建设保障残障人士安全出行,口袋公园在方寸之间传递小确幸,秋日落叶缓扫留住城市里的诗意……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有了越来越多的生动实践。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把优质且有温度的公共服务送达更多群众,这样的暖心故事一定会越来越多。【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广州日报、红网)

  V视角:

  @还好吧也就一般幸运啦77:利民便民的事儿请多做。

  @植物君:冬暖夏凉,这个地盘太巴适了!

  @呀咦呼哇哦:真好,这才是生活!

  @六一:喜欢重庆的理由又多了一个,一个有温度的城市,一定得去一趟。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沉甸甸的背篓里,既装着果蔬清香、菜农生计,也装着民生分量、发展考量。“背篓专线”“背篓菜市”可圈可点,是城市人文关怀的一个缩影,也是城乡融合的生动例证。一城之治,在于精细。城市的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其实就体现在这一项项惠民、便民的细节中。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城市将更有温度。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