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尽管近年来我国民生投入力度逐渐加大、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在教育、养老、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确实仍存在不少短板,有些与百姓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直面民生“欠账”,“置顶”民生关切,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
在今年全国两会前的网上调查中,网友选出了自己最关心的十大热词,其中“医疗”“高质量发展”“养老”“教育强国”“社区治理”等成为高频词。这些词语不仅勾勒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走向,也映射出我们党始终恪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经济实现回升向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快于同期GDP增速;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015亿GB,比上年增长15.2%;叠加降价和医保报销,全年协议期内谈判药为患者减负超2000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们持续推出的各项民生领域政策措施。我国围绕老年群体出台了多项政策,《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相继印发,让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同时,重点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通过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增强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播撒希望 凝聚力量
“两会热词”折射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