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巴中市南江县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的摩崖造像被涂色,引发舆论关注。据悉,该处造像是2021年才发现的,还未纳入文保单位,虽然设有监控和大棚保护,但因地处偏远,发现情况时已来不及制止。
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日益为公众所认知。这样的“毁容”事件,令人痛心疾首。
事情本身并不复杂:破坏造像的村民是信众,在他们的主观认识中,涂色是在做好事,是在“保护文物”。这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其实摩崖造像被“浓妆艳抹”之类的咄咄怪事,在各地时有发生。2018年8月,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封门寺石窟佛像遭遇油漆重绘、水泥修补事件被网友曝光,经四川省文物局现场核查,发现当地有13处文物点存在佛像被“妆彩重塑、不当维修”的情况。此外,在四川广安、内江等多地也存在类似情况。
“毁容式修复”之所以一再上演,罪魁祸首是一些民众对文物保护的错误认知。在颜料涂抹“穿衣还愿”事件曝光后,文物爱好者纷纷表示惋惜,同时也存在一些另类的声音:“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看的”“上彩后挺好的”“怎么觉得涂抹后焕发了生命力”……甚至有人强词夺理地辨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臆断最初雕像建成时是彩色的,认为涂色相当于恢复到原来样子。
无知者无畏。即便雕像建成时是彩色的,古代专业匠人用的也是天然矿物颜料,绝非现代的工业油漆涂料。造像被油漆涂抹后,不仅会材质会受到一定影响,而且会丢失一部分文物历史信息。对于历史遗迹特别是建筑物,国际上通行的修复原则是“修旧还旧”,力求最大程度地保留文物的原貌。哪怕是历经岁月洗涤之后残缺的文物,也有其残缺之美,不宜轻率“修复”。
该处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在初唐、武周和中晚唐又有续凿,其开凿序列之完整,十分罕见,对探讨南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古朴、浑厚的佛造像被刷上了一层彩漆,使得其原本的造型、发饰、衣品纹络及庄严感荡然无存。有专家表示,如果要把涂色洗掉,对石质文物的表面会造成一定破坏,而且是不可逆的。
目前,当地正在邀请相关专家论证,尽力修复恢复原貌。
这类事件提醒有关部门,加强科普,让民众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刻不容缓。同时,对于尚未完成认定和纳入文保单位的文物,要加强监管力度,力求防患未然。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