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教育部等四部门日前就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招录一批、发展城乡社区服务业吸纳一批、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募集一批、创新工作联动机制带动一批、加强高校毕业生教育引导储备一批”重点任务,多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为提高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稳就业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这其中,高校毕业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就业群体。有鉴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长的趋势,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是近年来一个鲜明的政策导向。早在2020年,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就曾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纳入当地就业、人才和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总体安排,发挥各方职能优势,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多措并举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
考虑到近年的就业形势,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难免会让人理解为相关的政策出台是就业压力所致。这恐怕有点简单化。综合2020年的七部门通知和此次的四部门通知来看,相关政策意见实际上还有更长远的考量,即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的同时,助推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实人才。无论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健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还是着力补齐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等暴露出的社区工作力量短板,高校毕业生无疑在知识化、专业化方面具有很多优势,有着施展作为的巨大空间。
政策层面,四部门通知明确对招用高校毕业生并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作的中小微企业、设立就业见习岗位并吸纳就业的城乡社区组织等,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见习补贴、创业补贴等。着眼于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这一长远目标,上述政策性“引导和鼓励”充其量只是做好系列配套性政策的一部分。
比如,站在高校毕业生的角度,选择到城乡社区就业,一个需要重点突破的就是择业观念的转变,相应地,对城乡社区组织乃至地方政府来说,则意味着引才观念的转变。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强化了引进人才、储备人才的力度,初衷本来是好的。然而,落实到操作层面,动辄变成了引进名校硕博的“抢人大战”。出于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的考虑,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引才不能只盯着名校光环,关键是选择那些真心实意到基层磨炼成长、扎根基层的人才。就此而论,需要善于从成千上万到城乡社区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中发现人才、培养他们成才。
一些高校毕业生对到城乡社区就业有顾虑,说到底就是相关保障和成长空间的问题。这尤其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实实在在地关心城乡社区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的成长发展。2020年,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就曾明确提出,各地要将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提供住房、医疗、落户等支持;加大从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中招录(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街道(乡镇)干部力度等。切实让广大毕业生感觉到扎根城乡社区能够发挥才干、建功立业,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转变观念、到基层就业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