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2020年,中国开放型经济砥砺前行,以稳中向好的非凡表现成功稳住了外贸外资基本盘,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困难挑战面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更多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也一定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持续增添强劲动力。
第一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跃升为第一大外资流入国,多双边经贸关系取得进一步突破……2020年,中国开放型经济砥砺前行,以稳中向好的非凡表现成功稳住了外贸外资基本盘,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困难挑战面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成绩单好于预期。一是外贸方面,全年货物进出口32.2万亿元,增长1.9%,总量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双双创历史新高;二是外资方面,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近万亿元,增长6.2%,新设外资企业3.9万家,实现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
非凡业绩不是靠运气,它凝聚着广大市场主体和政府部门艰苦卓绝的奋斗,来自于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精准发力。一年来,我们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我们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分别压减全国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新设北京等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春秋两季广交会和第三届进博会,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政府与企业共克时艰,不仅及时出台了财税、金融、社保等对外资企业同等适用的助企纾困普惠政策,为外贸骨干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还针对外资企业出台了鼓励投资目录、出入境便利等一系列专项政策,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适应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和环境的长期战略抉择,而非仅仅是应对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的短期策略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021年,我们一方面要巩固外贸回稳向好的基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另一方面要提升外贸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流行,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下一步外贸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估计和准备。但同时更要看到,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依然拥有诸多有利因素:一是市场规模方面,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消费不断升级,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日益凸显;二是产业链方面,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具备全产业链的综合优势;三是政策环境方面,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效果正不断显现,绝大多数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经营的预期和信心愈加坚定。此外,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多双边经贸关系取得突破,例如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联合国、G20、金砖国家、APEC等机制平台提出携手抗击疫情、稳定贸易投资的中国方案,签署中柬自贸协定等,也正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从不开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派。
2021年,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继续迎难而上,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支持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和开放高地优势,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我们坚信,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更多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也一定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持续增添强劲动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全面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三驾马车”齐发力 中国经济复苏动力强劲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