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新增2例本地确诊病例。北京市卫健委公布在新增病例情况时,为保护患者隐私,疫情通报中首次隐去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大兴区此次疫情已出现21名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18人,无症状感染者3人。(1月24日《新京报》)
23日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通报中,也采用了“只提地点不提人”的方式,患者从事工作、日常生活等情况均被隐去,只有具体活动区域和地点。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的流调报告,均得到大量点赞,并期望成为各地流调报告的“标配”。的确,流调报告“不提人”的做法值得点赞,但也不能止于点赞。
流调报告“不提人”相比于以往的“提人”做法,的确是进步多了,因为准确把握了抗疫和尊重隐私的平衡点。科学、精准、合理地公布流调报告信息,这是为了更了好的抗疫,但同时,也要关乎到个体的尊严和隐私,一旦个体隐私的泄露,会影响到其以后的生活,有的甚至被编排了许多不健康的“故事”。而流调报告“不提人”,则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二次伤害”。
流调报告对事不“对人”,很有必要。毕竟密切接触者已经及时被隔离,公开流调报告是让公众知晓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起到警示和提醒的效果。同时,对事不“对人”也打消了相关人员的顾虑,免得以后的生活被干扰。流调报告“不对人”遵循了“必要关联”和“最小侵害”原则,从目前来看,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是很大的进步。当然,不是说,流调报告“不提人”就是最完美的版本,就没有改进的空间。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好的更让人觉得舒服的“版本”出现。这需要相关部门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也需要能够听取民众的意见。
防疫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流调报告“不提人”就是最好的典型。其实,在防疫抗疫的过程中,各地也已不断涌现出许多有温度的防疫抗疫措施。被褥、牙刷、泡面、空调、小太阳……近日,在台州火车站东侧的防疫综合服务点内,出现了一排崭新的箱式房间,房间内备齐了各类生活用品,墙上还挂了特制的防疫宣传画。据了解,这些房间是专门为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人员准备的;厦门市多家医院紧急开发核酸检测线上预约功能,避免核酸检测扎堆。这些措施均体现了防疫抗疫有温度。
流调报告“不提人”的做法受到点赞之后,相信各地在公开流调报告时,也会仿效,随之改进地方版的流调报告。改进流调报告,学习先进的流调报告并不难,难的是举一反三,难的是因地制宜,在防疫抗疫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能够虚心接受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创新工作。在某些方面要紧跟国内先进典型的步伐,也要创新好的措施,走在全国前列,如果各地均能够争先恐后改进工作,防疫抗疫将更显人性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百姓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是老百姓最乐意看到的。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