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提地点不提人”应成各地流调报告标配

2021年01月25日 08:23   来源:深圳特区报   赵强

  近日,上海、北京卫健委公布的疫情流调报告有了新变化,“只提地点不提人”(只标注病例涉及地点,隐去了患者年龄和性别等相关隐私信息)。这一变化,引发网友纷纷点赞。

  《论语·乡党》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回,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首先问的是有没有伤人,而“不问马”。“孔子不问马”与“流调报告不提人”,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其本质上却有相通之处,就是都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时代发展到今天,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已不是孔子那样的圣人才可能具有的高尚道德品质,而是当今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社会文明行为规范。但是,是不是人人都能在利益攸关的紧急情况下,做到几乎本能的、第一时间、第一反应就是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利乃至人格尊严呢?恐也未必。

  譬如,某些地方疫情流调报告一发布,就总有一些人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疫情本身,而是将眼睛盯着涉疫者性别、年龄、职业、活动区域等个人信息,去想象、臆测甚至虚构出一些容易吸引眼球的情节。这种行为说好听点,是一种猎奇的“吃瓜”心态作祟,说难听点,本质上就是在消费他人的不幸。这样做,不仅不尊重人,还可能像此前成都感染女孩被网暴那样,给病毒感染者、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更可能导致疫情防控工作失焦。

  疫情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实际上是在尽最大可能关闭某些人藉此窥探他人生活隐私的管道。此举获得广大网友点赞,是因为这代表着公共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越来越注意到在防疫工作中不能忽视对公民隐私权利的保护;同时也表明,大多数公众对疫情期间仍时刻不忘窥探他人隐私的行为存在巨大反感。

  尊重他人合法隐私与人身人格权利,既是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规范,也是相关法律法规所明文规定的法律要求。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情绪都十分脆弱,更应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由此而言,一方面应号召疫情流调报告信息披露要始终坚持“最少够用”原则,促进“只提地点不提人”成为各地的标配;另一方面也要倡导社会全体不窥私、不猎奇,坚决杜绝消费苦难的丑恶现象。

  疫情是对所有人群的侵袭,我们共同的敌人是异常狡猾的新冠病毒,而不是病毒感染者,只有凝聚众力,心无旁骛,才能从生理上、心理上乃至社会道德肌理以及法治建设上,都建立起抗击疫情的坚固堤防。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只提地点不提人”应成各地流调报告标配

2021-01-25 08:23 来源:深圳特区报 赵强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