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工作即将开始,昨日,教育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通知》,对各地教育、邮政等部门和高校、邮政企业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在规范寄递管理、确保精准投递、优化新生服务、做好防疫消杀等多方面确保录取通知书寄递的安全、及时、准确。(8月4日《新京报》)
对于高考来说,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送达可谓是“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对于莘莘学子们来说,这更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时刻。十年寒窗苦,一朝翰墨香,为的不就是这份荣耀吗?然而,越是这“最后一公里”,越是会发生意外,不仅给学生“添堵”,也让整个高考录取工作打了折扣。
或许正因此,教育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各地教育、邮政等部门和高校、邮政企业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录取通知书安全、及时、准确地寄递到新生手中。
我们看到,“通知”的要求很全面、很详细,从高校到邮政企业,从封袋、运输到投递等等,都有触及。甚至还结合当前疫情,要求做好录取通知书邮件寄递的防疫消杀工作,考虑得很周到。其中,“要严格录取通知书投递签收流程,原则上坚持‘本人当面签收’,不得投递至智能快件箱(信包箱)、代投自提点、物业或收发室等。”这一条更堪称亮点,值得称赞。
首先,精准投递、本人当面签收,这是邮政企业最起码的工作要求,没理由做不好。然而不争的事实是,好多邮政企业或投递人员并没能完全做到、做好这一点,丢失、损坏邮件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将高校录取通知书送丢、送迟的事也曾发生过。所以说,“通知”对此再强调很有必要。
其次,“本人当面签收”看似无所谓,实际意义非凡。一来,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喜悦,理当由学生本人在第一时间来享受,别人不宜替代。二来,如果不是本人签收,万一出现意外,比如通知书被弄丢或搁置等,既不利于界定责任,也不利于查寻补救,徒增麻烦。若是平常普通邮件,别人代签也罢,或是投递至智能快件箱(信包箱)、代投自提点、物业或收发室等也罢,问题都不大。可作为高校录取通知书,非但耽搁不得,更丢失不得,必须在第一时间送达学生本人手中。
联想到近年来多起“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关键性问题不能不再度提起:相关学生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为何会莫名其妙到了顶替者的手中?如果不是通知书被阴差阳错、甚至别有用心地冒领、代领,而是按时送到了被录者本人手中,还会发生后来的被冒名顶替事件吗?没发生意外,或许都认为“本人当面签收”“不得投递至智能快件箱(信包箱)、代投自提点、物业或收发室”这样的要求有点多此一举,可问题偏偏发生而且不止一次发生,还能说这是小问题吗?
总而言之,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寄递是一项严肃而又严谨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必须确保精准投递、按时送达。无论是丢失,还是耽搁、延误等,都是不可以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操作规范,注重各个环节、细节的落实与把关。唯如此,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