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获悉,财政部门要坚决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相关工作。要建立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的机制,确保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央第一次传递出积极财政政策的信号。除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相关要求,5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也再次提出抓紧做好规模性政策实施,该拨的钱尽快下拨、该发的债加快发行、该出的配套措施抓紧出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中央多次强调财政资金直达,可见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资金规模和力度之大。
接下来,如何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并确保直达基层,以更好地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比如,有专家担忧,在“新基建”领域,大型企业更易得到资金,而中小微企业往往容易被忽略。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对症下药,精准调研,让资金能对接实实在在、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确保中小微企业、特困人员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其次,在资金下拨方面,要尽量减少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的中间环节。此前,曾有新闻曝出扶贫、助农资金等,因为发放环节过多、缺乏监督,出现被截流、挪用等情况,基层农民损失颇多。要减少财政资金在“水渠”中的损耗,最好减少中间环节,让相关资金直达基层。比如,财政、社保等部门要设立特殊账户,落实到位、落实到人,确保资金直达,每一笔账都详细清楚,每一笔钱都不浪费,让市场主体和困难群众普惠、公平地享受到政策的“真金白银”。
此外,避免财政资金直达政策落空,还需加强监督。要在阳光下晒一晒,晒出一本明白账。有人敢截流财政资金,那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试想,如果中小微企业、特困人员等基层都知道上级财政资金直达的具体数额、完整流程,即便是有人想截留,那也几乎不可能。要让财政资金直达落地,不妨先一晒到底,让基层群众心里明明白白。这方面,还需要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地方政府等各方面擦亮眼睛,形成监管合力,确保笔笔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