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高的部署、更大的期许、更新的思路,必将指导成渝两地强化统筹协作、共同唱好“双城记”。
重庆和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内陆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区域发展板块上,成渝地区也一直举足轻重。早在201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要求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名称的变化既意味着中央对成渝地区的日益重视,又意味着成渝地区肩负更重的责任和使命。同时,名称之变更加突出了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意味着两地要更加协同发展,并以自身发展带动其他城市发展,从而由点及面推动整个系统乃至西部地区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这种崭新的战略定位,既是成渝两地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和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地位决定的,也是成渝两地产业、人口等生产要素联系日益紧密的现状决定的。近年来,成渝两地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交通物流等方面持续加强合作,带动了两地间一批中小城市的共同发展,开创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为西部乃至整个内陆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成渝两地的带动作用和统筹协调力度还有待加强,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中心两地”的目标还有段距离。因此,必须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
新定位,需要新作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成渝两地要拿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共同唱好“双城记”。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