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杨飞认为,老百姓吃的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美丽蝶变。“行百里者半九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向前,中国经济发展必将在新时代写下新篇章,让近14亿中华儿女拥有更强的获得感。
早早地,“年味”就已经在琳琅满目的年货中浓郁了起来。大包小包拎回家,除夕之夜丰盛的年夜饭见证了人们不断提升的获得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回望,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文化,折射出经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多重红利。
爷爷奶奶是新中国成立的见证人。曾经听他们回忆说,新中国刚成立时,吃饭真是个大问题。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个白面馒头都是奢望。上山挖野菜,甚至地里还未长大的红薯叶,都成了“稀罕的粮食”。在这背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当时,中国几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几个国家之一。1950年,列入计算的世界141个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GDP低于中国。
经济在发展,生活在改善。随着新中国成立,经济发展慢慢地迈上了正轨。只是这个时候的物质依然较为匮乏,吃饱吃好仍然是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爸爸妈妈曾回忆说,过年时为了买到食物,常常天不亮就得去排队。豆渣蒸馒头等等,都是这一代人的甜蜜回忆。
改革开放春风吹满地,人民生活水平步步高。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神州大地,“大锅饭”被废除,家家户户的干劲儿更足了,人们的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温饱问题渐渐解决。玉米面、红薯、面条、稀饭和窝窝头等,都成为了多数人一日三餐的主食。
迈进新时代,生活更幸福。而今过节,吃顿肉已经不再是奢望,在量上也是敞开了肚皮吃个够。反季节蔬菜、瓜果也都走上了餐桌,即使在一些耕种品种比较专一的农村地区,人们也能买到各种蔬菜。粮、油、肉、蛋、蔬菜、水果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品种齐全,甚至只要动动手指,食品和蔬菜就能送到家。这个春节,丰盛的除夕大餐,以及美轮美奂的“精神食粮”,都让幸福更有质感。
老百姓吃的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美丽蝶变。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已经创造了发展奇迹。6.6%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接近30%的贡献率……2018年中国经济交出的发展答卷,更提振了世界信心。“行百里者半九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向前,中国经济发展必将在新时代写下新篇章,让近14亿中华儿女拥有更强的获得感。(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杨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读懂40年家庭菜篮子的变化
消费升级“刷新”年夜饭 94岁“老神仙”追上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