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万千年味家国情】擦亮每一张“中国名片” 出境游玩请带上“文明”

2019年02月06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吴晟认为,在奔向文明美好和全面现代化的征途上,有些阶段可以弯道超车,有些阶段则只能慢慢积累蜕变,而文明恰恰就需要时间和教育来逐步锻造。用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的形象,每一个公民都应为之添砖加瓦。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旅游休闲日益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出境旅游也正成为越来越多人过年的新选择。原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统计,2018年狗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出境游客达600万人次左右。有机构分析,2019年春节期间,将有约4亿人次出行,其中出境游人次将近700万;人们将前往约90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文明出游这个话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每个行走在外的国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世界的关注,更多的人在倾听中国故事、探究中国文化,中国游客自然常常成为世界感受中国的窗口、透视中国的镜子。从某种角度来说,行走在旅途之中,游客自己也是一道移动的风景线。

  很多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只在一念之间,比如丢垃圾、刻字留念等等。在出境旅游中,这种不自觉的情况往往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一些人由于缺乏对目的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认识,在旅游过程中很容易和当地人产生误解甚至冲突,给对方留下中国人不文明的印象。如果我们能够入乡随俗,保持基本的礼貌,对自然和历史怀有敬畏之心,尊重文化差异,便不至于此。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更何况是相隔千里万里的国家之间。实践多次证明,游客若违反了旅行地的行为规范或民风民俗,轻则遭受当地人的白眼,严重的还可能会受到当地法律的制裁。比如,新加坡政府对随地吐痰采取“阶梯式处罚”,不听劝告、连续吐痰的,可能会被监禁;在美国,不听从警察指令或与警察有肢体接触的,可能会被抓去坐牢。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国民的现代化。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不应仅是经济现代化,更应当是现代文明秩序的构建。“国民素质”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素质”关乎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规则。而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就是无视公共秩序、无视他人利益、任性行使个体权利的表现。

  应当看到,经过多年的熏陶和洗礼,国人的旅游文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当然,就出境旅游而言,国人需要补的课还有很多,文明的习得和养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多元的途径。涵养旅游文明,需要持续的道德规训和类似“黑名单”式刚性惩戒的倒逼,也需要有意识的训练和文化感知力、敏锐度的培养,渐进式地填平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沟壑。

  擦亮每一张“中国名片”,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到诚信友善、爱国守法,遵循现代社会治理的规范约束。在奔向文明美好和全面现代化的征途上,有些阶段可以弯道超车,有些阶段则只能慢慢积累蜕变,而文明恰恰就需要时间和教育来逐步锻造。用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的形象,每一个公民都应为之添砖加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吴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文明旅游 久久为功

     文明旅游触手可及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