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何以“惊动”督查组?

2018年08月27日 15:02   来源:东方网   蒋萌

  国务院第二十四督查组抵达贵州后,接到群众反映,一位参保地在贵州安顺市普定县、但常住地在贵阳市的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后没能直接结算,拿材料回参保地报销,结果因医保经办机构要求提供奇葩证明,前后跑了6次,至今仍然未能报销。针对这起政策不落实、群众报销难的典型事件,督查组督促地方政府立即整改。

  事实上,贵州省在2015年就统一了全省医保三目录、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出现当地群众跑6次,仍不能搞定省内医保报销的事,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这恐怕印证了某些机制仍有弊端,某些人员的工作作风未能改进。

  “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也好,“一站式服务”也罢,往往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材料齐全”。这可能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它涉及办事流程,牵扯各种表格、证明、材料。这似乎回到了问题的原点——改革本来就是要简化办事流程,取消不必要的证明。但是,某些部门一直没有具体的简政放权执行细则,下级单位没有接到有关文件和通知,自然仍按老规矩来。

  当办事群众质疑“名不副实”,态度好点的办事人员,会给群众稍作解释,态度不好的,干脆摆出一副爱答不理的架势。这进一步导致,群众搞不明白繁琐的流程,一次次跑腿,一次次“材料不符合要求”,好不容易搞明白了,有些单位又不给开“奇葩证明”,硬生生把一些简单的事情拖成老大难。而且,群众还找不到投诉的部门。这不仅给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还严重影响了行政部门的公信力。

  就为一个省内医保报销难的问题,群众不得不向国务院督查组反映,折射出惯常投诉与监督渠道的缺失,表明某些政令执行效率的低下。督查这样的个案,算不算“大材小用”?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恰恰是典型案例。打通一系列机制“梗阻”,整治官僚作风,惩治拖沓、懈怠、不作为,势在必行。

  基于此,此事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否则,本例的当事人被“特事特办”,其他群众还可能遇到类似难堪。“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不能口惠而实难至。不光是贵州,其他省份也应镜鉴自身。以此,才能为未来全国医保报销联网打基础。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