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幼儿园乱收费 不缺禁令缺监管

2018年08月27日 11:27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天津近日出台《天津市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严格规范管理幼儿园收费。除收取保育教育费、住宿费及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代办服务性收费外,幼儿园不得再向幼儿家长收取其他任何费用。(8月26日新华网)

  近年来,学前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除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也成为了民怨。而各地“天价幼儿园”频现,乱收费现象突出,则是“入园难”、“入园贵”的症结所在。可以说,幼儿园收费不合理,已经成为各地一种通病;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其收费项目之多、价格之高,令人咋舌。比如,北京一些小区的私立幼儿园,年收费近12万元,比“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收费标准高出30多倍。如此语境下,天津出台规定,严格规范管理幼儿园收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众所周知,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均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由于政府投入明显偏低,导致相关部门在对其监管上也比较松懈,尤其是在收费管理上,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无疑纵容了幼儿园在收费上的随意性,也给其乱收费打开了方便之门。以至于,某些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受利益驱动,在收费上或巧立名目,或重复收取,或擅自提高标准,加重了家庭的教育负担。特别是,一些打着“国际”旗号的私立幼儿园,既在富豪身上大开“杀戒”,又将“歧贫媚富”的病态心理演绎到了极致,严重伤害了教育公平。

  事实上,早在2012年1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便联合出台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禁止幼儿园向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严禁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家长另行收取费用。以此规范和约束幼儿园收费行为,甚至使出了“乱收费将关闭”的杀手锏。但禁令之下,幼儿园乱收费现象毫无遏制,甚至愈演愈烈。可见,天津出台新规,严管幼儿园收费,如果监管不到位,其执行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换言之,对于幼儿园乱收费,不缺禁令缺监管。这显然值得地方政府反思。即便是幼儿园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有关部门在对其监管的“义务”也不能丢,在监督、制止和查处学校乱收费现象时,不能让幼儿园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任其成为乱收费的“特区”;应对幼儿园的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去伪存真,挤出“天价”水分,并将合理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对外公示,让家长交明白费,同时,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惩戒力度,对幼儿园乱收费“零容忍”,即“乱收费将关闭”。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