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陪堂妈妈”上课3000节 成学校特殊学生》(6月19日《长江日报》)的报道引发热议。这位姓代的全职妈妈为了督促上初中的儿子学习,愣是陪着儿子又上了一遍初中。“三年大概要上3600多节课,代妈妈就旁听了3000多节”“作息时间和其他学生几乎一致”。在代妈妈全身心投入三年的努力下,“儿子成绩稳居年级上游”。不少网友为这位母亲的执着点赞,也为学校实行“家长督学”让家长随时可以推门进教室陪堂听课叫好,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过了界的“爱”,并不值得鼓励,更不应该提倡。
先说说这位妈妈的做法。从母亲的角度看,用上班的劲头陪儿子一起上课是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和支持,但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种不留死角的监督,无法逃避的“被爱”。短期来看,孩子“知道了妈妈的用心,学习成绩也确实有了提高”,这的确可以视为一种收获;但长远来看,这种过度关注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自立自强、自由成长的权利。妈妈可以说“这是我很珍贵的回忆”,但代价是儿子的回忆里永远没有了真实、快乐的初中生活,这样的“交换”值吗?
还记得2013年的一则“旧闻”,山东营口一位家长怕4岁女儿受委屈,竟然花费千万元买下了幼儿园。当时看完新闻就替这位土豪家长发愁:孩子以后上小学、中学、大学,都要买下来,世界首富也做不到啊。与此同理,这位“陪堂妈妈”想过没有,孩子习惯了你如影随形的陪伴,上高中怎么陪?上大学怎么陪?上了班怎么陪?你能陪孩子一生?报道中“陪堂妈妈”也提到,“到了高中,我会给他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去走自己的路。”这说明妈妈也知道孩子的人生路父母不能代步,但是一个习惯了被“保姆”背着抱着走的孩子只要“保姆”一撒手立刻就会自己走吗?父母都保护自己孩子的心理可以理解,但如果保护过度,那带给孩子的很可能并不是帮助。
再说说学校的做法。“邀请家长们走进校园,了解自己的孩子每天在学什么、做什么,并对学校的食堂、安全等管理进行监督,加强家校沟通”这原本也没什么不对。但凡事须有度,不过度则有利大局,过度了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干扰大局。学校教育归根结底是要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如果任由家长“随时进教室督学”,甚至鼓励家长越界进入课堂和孩子同窗学习,其实是过分夸大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对有些学生来说,家长“陪堂”可能是一种激励,但对另一些学生来说,教室里的家长可能就是干扰。
“陪堂妈妈”所上的学校实行“家长督学”,要求到校的家长做到“6个1”,包括观察一名优秀学生,为孩子树一个榜样;听至少一节课,了解教学情况;跟老师谈一次心,了解孩子在校状态;巡查一次食堂,为师生健康护航;做一次学校安全巡查员;对学校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家校沟通”家长主要应该是配合,现在学校把教学、管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任务都布置给家长,能不能说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虽然“家长们都很欢迎这种方式”。
学校教育的主角是老师和学生,课堂的主角也是老师和学生。既然如此,家长就应该认认真真演好配角,还是不要跨界“抢戏”的好。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