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生校服市场的规模接近千亿元。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提出,校服有助于养成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减少攀比心理,家长与学校应形成合力,发挥其美育功能。然而,与校服市场、功能不相符的是,校服采购、质量等问题时有出现。(3月28日《法制日报》)
校服作为一种身份标识,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有助于建构不同学校之间的区隔与界限。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在生存生态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反差,一样的校服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意识,缩减了同学之间的互动距离。作为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印象管理,校服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标配”。
校服采购数量通常比较多、利润空间比较大,被不少人视为一块肥肉。能够生产校服的厂商有很多,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厂商想的不是如何提高校服的性价比和商品的竞争力,而是通过人情、关系和权力来获得“入场券”。
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认为,社会网络中存在着一些“结构洞”,用于连接两个难以直接发生关联的关系人。“掮客”也好,“提篮者”也罢,这些中间人尽管标签不同,却能够和那些拥有权力的人搭上关系,能够寻求到关系的庇护便成为他们的一种“生财之道”。“校服腐败”的背后,既有一些人权力失范的因素,也离不开这些“结构洞”的牵线搭桥、推波助澜。
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校服也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校服形成的畸形利益链条甚至“校服腐败”,在让一些人“捞一笔”的同时,却损伤了他人的权益——“校服腐败”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因为质量低劣,也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2015年6月30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国家标准《中小学生校服》,成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对校服的安全性、舒适性做了明确、精细的要求。只不过,这样的制度规范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在某些时候沦为“稻草人”。
提升校服品质的关键,既在于加强信息公开、扩大公众参与,也在于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减少权力寻租的生存空间。坚守程序正义,让已有的制度规范落到实处,只有少一些暗箱操作,让阳光照进设计、招标等全过程,藏污纳垢才会无机可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