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民间投资需清除“隐形障碍”

2017年11月23日 09: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等十六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一系列措施和保障,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民营企业在制造业领域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培育壮大新动能。

  不少网民称,一方面,民间投资增速回落部分原因在于成本上升导致投资回报率下降,为此,必须推进结构性改革,全面激发制造业投资活力;另一方面,“隐形障碍”难以清除也是抑制民间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后,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服务等方面,政府仍大有可为。

  不妨以制造业为突破口

  网民“吴琦”提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巨大,民间投资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具体来看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去产能和环保限产推进、部分领域和地区经营风险加大导致民间资本“不敢投”;二是经济增速放缓、项目投资回报率下降导致民间资本“不想投”;三是部分行业准入门槛过高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投”;四是政府服务欠缺、投资环境仍需完善,导致民间资本“不愿投”;五是金融、财税等相关支持不足、民企融资难导致民间资本“无法投”。

  网民“吴青”认为,民间投资增速的回落,跟经济结构调整有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的调整,而重新激发制造业的投资活力是提升民间投资的突破口。中国民间投资长期以来高度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两个领域,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到民间投资的一半左右,比重很大。

  须加大“清障”力度

  网民“夏金彪”认为,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民间投资工作,先后出台了“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鼓励社会投资39条”等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可以预计,随着促进民间投资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民间投资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有望被打通。

  还有网民提出,当前,民间投资活力的释放依旧面临着不少市场准入的“隐性障碍”以及税收负担、营商环境的问题,必须加大力度继续“清障”,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网民“李迅雷”称,民间投资增速回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成本因素,另一方面是收入因素,成本上升或收入下降,都会导致投资回报率下降。对此,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成本;采取“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方式,淘汰竞争性行业中的国有“僵尸企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速,提高有效需求推动民间投资。

  (记者 陈伟 整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