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帮助人做好的选择

2017年10月10日 09:29   来源:中国网   张田勘

  2017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以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指出,泰勒把心理学的现实假设融入经济学的决定分析。他研究和探索有限的理性、社会偏好及缺乏控制力的后果,并展示出这些人类特质是如何影响个人决定,以致影响市场效果。

  通俗地说,泰勒的研究就是帮助个人、机构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克服有限的理性而做出较好的,或者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这就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根据现有的定义,行为经济学是一种实用的经济学,通过把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一些基本假设的不足,如人的理性、自利、信息对称、效用最大化等,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选择和结果。但实际上,行为经济学不过是心理学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产物,也主要是研究自我控制问题,并且认为,人类需要帮助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更好的决策。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公布之前,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引文桂冠奖”发布了2017年经济学奖名单,泰勒并未在这个名单中,而且此前的“引文桂冠奖”也没有提及泰勒,因此,泰勒在今年获奖似乎是被视为黑马。

  但是,熟悉行为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也预测过,泰勒可能获奖,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行为经济学家获奖了。对于行为经济学研究,学界内的人认为,泰勒之前有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后二者是老校友(希伯来大学的本科)和同事(都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教书)。

  卡尼曼因“前景理论”获得诺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阿莫斯于1996年去世,未能共享),而且,卡尼曼也曾两次和泰勒合作著书立说,他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就表示,泰勒是他成就的“主要因素”。此后,就有人预测,泰勒也很有可能获奖,果然在今年猜中。不过,这也是建立在泰勒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之上。

  泰勒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赢者的诅咒》(The Winner's Curse: Paradoxes and Anomaliesof Economic Life)、《错误的行为》(Misbehaving: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助推》(Nudge,又译《轻推》,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卡斯?桑斯坦合著)、《改善健康、财富和幸福的决策》(Improving Decisions on Health,Wealth,and Happiness)等著作中。

  泰勒的主要观点是,传统经济学的一个假设前提——理性的经济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是错误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很多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看来是“错误”的行为经常被忽视,但往往正是这些行为导致了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决策最终失效乃至酿成恶果。

  对于个人来说,往往会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偏见而导致错误的认知,这些错误的认知当然会让人们的财富难以增长,健康受损,同时也在教育、个人理财、医疗保健、抵押贷款、信用卡、家庭财务,甚至世界观问题上,做出糟糕的选择。

  因此,需要避免在经济决策和行为中的非理性行为,为此,就需要决策的科学性和选择的自由。而只要掌握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便可以设计出各类选择环境(选择体系),从而使人们为自己、家人和社会做出最佳选择。

  来自生活的许多事例便能说明各类选择环境是如何让人或产生糟糕的选择,或产生效果极好的选择。例如,负责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扩建的经济学家基布姆发现男人在卫生间方便时,总是弄脏便池,因为他们难以找到一个可供瞄准的靶子。于是,基布姆设计在每个方便池内都画上一只黑色家蝇。人们一看到苍蝇,便会产生瞄准的冲动。如此,方便池的尿液四溅量降低了80%。这便是设计出好的选择环境可以让人做出较好的选择并产生良好的结果,无论是在经济行为还是生活中。

  选择环境是可以人为设计的。例如,学校的自助餐厅在不改变供应食品种类的情况下调整食品的摆放方式,把更健康和更有营养的食品摆在好拿和醒目的地方,就可以影响学生的选择,以此提高他们对健康食品的消费。

  再从普通的经济行为来看,股民都知道止损的重要性,但是其中很多人又会犹豫不决、一拖再拖,甚至希望在“低位”追加投资以求摊平成本,然后慢慢被套牢而无力解脱。这种心理和行为也反映了另一种心理——损失厌恶。商家总会利用这一点来引诱消费者,如以优惠和打折来让人办年卡或长期消费卡,消费者以为办年卡更加经济实惠,但很多人最后发现已被“绑架”消费,花了更多的不该花的冤枉钱。

  因此,无论是经济学研究人员还是政府部门,需要承担起“选择设计者”的角色,为公众缔造出一种理性和优良的决策环境,让人们做出相对较优的选择,例如提醒人们学会忽略“沉没成本”,及时止损。(北京学者)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