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面对千变万化的国际局势,我们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新倡议、搭建新平台、扩大朋友圈、斩获新成果,将中国方案巧妙地转化为国际共识,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世界从未如此专注地倾听中国的声音、关注中国的行动、受惠于中国的付出。
中国方案惊艳世界
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巨大成功。论坛发表《联合公报》和《成果清单》标志着“中国方案”已晋升为“国际共识”,“一带一路”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事业。与中国近年来主办的多项国际重大活动不同,“一带一路”完全是中国的“自选动作”,是中国在地球上画出的两道靓丽弧线。
“一带一路”高歌猛进,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根本原因在于思想理念的先进性与进步性。中国秉持“三共”(共商、共建、共享)、“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路”(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承载着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梦想,精准回应了沿线各国渴望发展、互利合作的迫切愿望。中国要组建的是国际社会的“大家庭”,而不是搞“小圈子”;中国要建设的是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而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
中国行动掷地有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国际社会前所未有地期待中国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当然不能缺席。中国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这是新形势下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路径。近年来,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多边场合,越来越主动地建言献策,不仅敢于发声,而且善于发声,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推力。
不仅如此,中国还是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建上海合作组织,主办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会议等,创造了多个第一,并在其发展历程中留下深深的中国印记。
中国还通过主场外交进行大胆创新尝试。比如,在2016年举办的杭州峰会上,中国开出了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的“中国药方”。为了体现更大的代表性,更多的包容性,中国邀请了历史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平等伙伴同坐在一张桌子上,共同谋划世界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大计。这既弥补了二十国集团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又有效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为二十国集团峰会树立了新的标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双赢的成功实践,折射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历史的进步。
“金砖+”模式增光添彩
今年金砖国家会晤机制进入了中国时间。作为轮值主席国,中国将和各国共同总结经验,规划未来,打造第二个“金色十年”,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金砖方案”。2017年6月19日,习近平主席会见金砖国家外长时,用“三个超越”指出金砖合作的优势所在: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鉴此,如何让这次金砖峰会更加出彩,仍需要创新思维,尤其是增强广大发展中国家对金砖机制的认同感。
中国将以“金砖+”模式为切入点,特别是要在“+”号上做文章,创造性地搭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对话协商合作的新机制,为金砖峰会增光添彩。外交部部长王毅强调将探索“金砖+”的拓展模式,通过金砖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进行对话,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了“世界走进中国”的进程,今天则到了“中国走进世界”时刻。中国外交正在从“刺激-反应”型,向主动塑造型转变。尽管世界动荡不安,不确定性比比皆是,但和平仍然可期,这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而中国的发展则有助于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倡议的国际化,其生命力在于将自身理念与利益嵌入国际体系之中,形成国际共识。这不仅有利于中国获得更大的制度性权利,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还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向公平合理的方式转变,共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环顾全球,沧海横流,反全球化、保护主义、以邻为壑、民粹思潮滋生蔓延,无不挑战人们的神经。当有人做减法的时候,中国在做加法。在国际体系深度嬗变的紧要关头,中国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挺身而出,着手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这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要“填补真空”,恰恰是中国的大国担当。(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