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莫成“微腐”脓疱

2017年06月13日 10:57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党员干部究竟该如何使用微信?最近,一些地方和部门给出了答案,出新规为党员干部在微信上的行为划了红线,戴上“紧箍咒”。浙江省委办公厅近日发布“党员干部微信微博行为十条戒律”,其中包括“不以任何形式进行拉票贿选”、“不违规收受微信红包”等。(6月12日《新京报》)

  在以往,每逢重大节日,也是公款送礼的“旺季”。不可否认,针对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中央禁令频出,严防重管之下,很少有人会明目张胆地顶风违纪。与往年相比,公款送礼的现象确实明显减少。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款送礼已由“地下”转入“线上”,一些单位或官员明修网购、微信栈道,却暗渡公款送礼陈仓,与中央禁令“躲猫猫”。这次多地禁止党员干部违规收受微信红包和编织“关系网”,表明已将反腐的触角,延伸到了“线上”。

  众所周知,微信红包和电子礼品的横空出世,已沦为电子商务与官场腐败苟合的又一个“温床”。首先必须承认,微信红包和电子礼品,如果以公款形式出现,便是公款送礼的一种变异,是新发现的一种“微腐”脓疱。所不同的是,过去公款送礼,必须亲自“送货上门”;如今摇身一变为微信红包和电子礼品后,公款送礼通过网购、微信等方式进行。

  事实上,一些单位或官员利用网购和微信的方式进行公款送礼,看中的就是其更具隐蔽性。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正常的礼尚往来,而且是在网上进行,省去了为送礼而车马劳顿,不易暴露“目标”;再者,送礼者与收礼者,无须“零距离接触”,不显山不露水,不易被人抓到现行;特别是,电子礼品通过网购之后,实际上由快递公司担负起了公款送礼的“重任”,而快递是一种正当的有偿服务,一般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其进行干涉。可见,公款送礼,形式的变化,比内容的变化更可怕。

  早在2014年9月,中纪委就将微信红包和电子礼品等列入“反四风”查处范围,显然已经洞察到了公款送礼形式的这种变化,并开出了“药方”:狠刹公款送礼歪风,必须从源头抓起。而这个源头不仅在“地下”,而且在“线上”;网购和微信,便是公款送礼的“线上”源头之一。这就要求纪检、工商等管理部门,迅速介入这个监管“真空地带”,加强对电商、微信等平台的监管,重点把握网购、微信两个关键环节,严防网络成为官场腐败的又一个“出口”。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