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房令”落空是央企逐利的必然

2017年02月08日 10:03   来源:东方网   何勇

  2010年国资委曾发布一纸公文,要求多数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当时被板子打中的央企多达78家。时近7年,央企并没有在楼市偃旗息鼓,反而似乎愈发活跃。(《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5期)

  7年过去,78家央企中只有区区不到20家国企履约退出房地产开发,绝大多数央企拒不执行“退房令”,反而加大了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力度,甚至参与“地王大战”。毫无疑问,不管央企“退房令”是否仍在执行,但客观上已经沦为一纸空文,在相当程度上损耗了国资部门的公信力和央企的社会公共形象。而且,如很多人所言,央企依靠独特的地位,在信贷、政策等方面支配资源,继续留在竞争性较强的房地产领域显然很不适应,实质上就是与民争利。

  不过,央企“退房令”沦为烂尾政策局面的出现,实际上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相反,早在大众的意料之内,也是一种必然。

  从央企“退房令”政策角度说,这本身就不是一份约束力极为有效的指令,对需要退出房地产开发的央企形成不了足够的威慑力。因为央企“退房令”,既没有给出央企退出房地产开发的明确时间表、具体操作办法,也没有配套后续的追责机制,这就给央企打擦边球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也让央企失去了退出房地产开发的动力,完全靠央企自觉执行“退房令”。

  从深层次角度看,央企“退房令”无疾而终,归根结底是央企逐利本性的必然结果。而且,国资部门为保障央企利润,也不得不对央企架空“退房令”的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央企也好,地方国企也罢,终究属于企业,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仍然是当前不少央企、国企的自我定位。毕竟央企跟其他企业一样,有大量员工需要养活,企业需要赚钱来保障运营,每年还要向政府上缴红利。而且,如果央企利润得不到保障,持续亏损,会给央企老总造成巨大压力,甚至央企老总的位子不见得能保得住。比如,中海油服在2016年亏损117亿元,其董事长刘健被迫辞职。

  然而,在目前实体经济利润率下滑、金融行业利润下滑的经济大环境、经济新常态下,房价始终处于走高、上升态势。即便在这7年期间有过下跌,但很快摆脱寒冬迎来春天,房地产行业成为少数赚钱的行业之一,而且处于暴利状态。央企参与乃至深度参与房地产开发,俨然成为保障企业利润的最有效选择,否则,央企利润就会大幅下滑,这也是很多企业积极投资房地产的根源所在。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16年年报显示,业绩下降5%;而且,超过百家上市公司参与卖房,成交额达到20亿元,以粉饰业绩数据、扮靓财务报表。

  可见,要让央企“退房令”不打折扣的落实到位,首先,需细化“退房令”,出台追责机制,倒逼央企落实“退房令”。其次,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让房价回归合理价位,改变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局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企业扎堆投资房地产市场,才能引导央企自觉退出房地产开发。再者,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新释放和激活国企活力,提升国企利润,让国企不抢房地产这碗饭也能有钱赚,这是根本出路。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