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一段视频讲话引发热议。在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在中国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的背景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为改善产业“空心化”困局而不遗余力吸引海外企业回流的背景下,这样的讨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起初,在讨论过程中曾出现一些偏激的言辞和观点。比如,有媒体称“曹德旺要跑了”。其实,曹德旺根本没有跑,而只是出于企业经营需要在美国投资设厂。正如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所澄清的:“在美国投资设厂,我们是早就答应人家的,作为供应商有这个责任。2009年德国大众要求我们作为供应商,2012年前必须在俄罗斯设厂给大众做配套,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曹德旺明确表示,福耀玻璃发展重心一直都在国内,国外投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还有一些人提出,中国存在“死亡税率”,这是造成当前经济持续低迷的真实原因。事实上,税率高低是相对的。如果漏损率低,并与公共服务相匹配、与国家发展阶段相匹配,即便税率高也可能是合理的。反之,如果漏损率高,并与公共服务不相匹配,即便税率低也可能是不合理的。换言之,单纯从税率高低无法判断企业的负担,更决定不了企业的生死存亡。
君不见,在当前税率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并未集体走向“死亡”,相反以华为为代表的一大批制造业企业正在不断做强做大;在当前税率下,中国吸引外资规模情况良好: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355家,同比增长3%;美国、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5.4%和43.9%; 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试问,如果中国存在“死亡税率”,外国企业、外国资金还会来投资“找死”吗?
还有说法称,高税负逼走了制造企业。实际上,中国制造企业海外投资建厂是“走出去”的必然选择,与国内税负没有必然联系。正如发达国家企业到中国进行直接投资一样,中国条件成熟的企业到海外适度投资兴业,合情合理,也应得到支持和鼓励。
当然,中国宏观税负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高,但在经济新常态和产能过剩等背景下,一些企业的运营成本走高也是事实。调研显示,造成企业负担沉重、成本高企的主要因素其实不是税,而是各种费用,即制度性成本,如环评、能评、清洁生产、土地等审批,无论在时间成本还是费用成本上,都令企业感到头疼。就此而言,减费乃是当务之急。
有关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步一步、认认真真推进减费。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内外经验,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实实在在地降低企业税负,特别是大幅降低创新创业型企业的税负。正所谓“本固而枝荣、根深而叶茂”,有关企业也要充分认识到:税费成本高低不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创新创业水平才是致胜法宝。
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认为,一个好的经济增长应该具备四个条件,即易于创设和发展企业、抑制非生产性创业活动、鼓励生产性创业活动、让大企业保持持续的创新创业精神。这里面,一种具有竞争性的、创新创业导向的财政税收制度及营商环境至关重要。当前,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努力通过提供税收、信贷、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遗余力地留住实体企业、吸引海外资金回流。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就喊响“让制造业回家”的口号,先后在2010年和2012年推出制造业振兴方案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振兴计划。除税收和补贴等优惠外,美国吸引制造业的优势还包括靠近核心市场、劳动力素质较高等。曹德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前往美国投资布局的。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必须认真审视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希望通过这场讨论,全社会能够真正形成通过减税、降费等手段,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营商和创新创业环境的共识。
(作者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