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变“限食”是地铁管理的进步

2016年11月21日 07:54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通地铁,“进地铁不能饮食”也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最近颁布的新版《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坐守则》却让这样一道“禁食令”出现了松动,或允许食用无刺激性食物。(11月19日央广网)

  事实上,但凡城市普通工薪族,都有过在地铁车厢内饮食的经历,可以说已经成为许多市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尽管人们大都知道这是一个不文明的习惯。而城市出台硬性规定限制这种习惯,甚至进行处罚,想必市民在短期内难以接受。毕竟,许多人在地铁车厢饮食也是迫不得已,谁不想清早起来,悠闲地坐在自家饭厅,享受一顿美妙的早餐?如此语境下,广州对“地铁禁食令”进行调整,变“禁食”为“限食”,允许食用无刺激性食物,显然是地铁管理的一种进步。

  当然,我们丝毫也不怀疑城市出台“地铁禁食令”的美好初衷——为了改变部分市民的陋习,为了呵护城市文明。问题是,仅仅为了一个“地铁车厢中的文明”,就去限制和干涉市民的“饮食权”,似乎让法律超越了边界。还有,禁令应该考虑可行性。对于“饮食”这个概念的界定是很模糊的,如果写入规定中,很可能带来管理上的缺陷。再者,车厢饮食,在某些人的行为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想通过禁令去改变这种陋习,恐怕很难很难。相形之下,广州地铁“禁食”变“限食”,首先提高了法规的可行性,释放出了人本情怀。

  不可否认,地铁车厢禁食,是为了城市的文明和美好。然而,城市再文明再美好,她也是市民的城市,是大家的城市,是给予大家生活方便的城市。每个人为了生活,要打拼,要赶时间,假如说立法禁止他们在车厢内吃东西,那么这个城市是为谁而美丽,为谁而方便?所以,我们在进行社会管理时,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让一个“地铁禁食令”,去损害公众的利益。可见,政府应慎重出台“地铁禁食令”,一旦出台了又执行不了,会直接影响规定的效力和执行者的公信力。

  因此,各地不妨借鉴广州做法,将地铁“禁食”改为“限食”,即允许食用无刺激性食物,这样市民容易接受,从而提高了地方法规的执行力。特别是,对于地铁车厢进食这种不文明行为,宜堵更宜疏,首先只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换言之,要给市民一个修正不良习惯的空间,通过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温馨提示,辅之批评教育等行政手段,去提高市民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能力,逐渐改变车厢内进食等不文明的生活习惯,而不是急于禁止和处罚。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