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缩在“圈”的封闭里拒绝深刻

2016年11月04日 07: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靳静

漫画:徐简

  短短几年内,朋友圈不仅成了中国人常用的网络社交平台,还跃居为互联网产业不容忽视的生态圈。朋友圈改变了社交模式,增加了信息获取途径,也改变了生活——有多少人用上班、上课和应该睡觉的时间刷朋友圈!朋友圈拓宽了交友的广度,也限制了交友的深度,很多人之间的友谊不过是“点赞之交”。朋友圈的信息流虽然汹涌,但是未免局促;尽管美好的事物在朋友圈居多,但是刻意“经营”难免使人疲劳。

  --------------------------------------------------------

  近两年,身边时不时有朋友信誓旦旦地宣称,要“戒掉”朋友圈,或者计划规定自己每天看朋友圈的时间不超过几次,每次不超过多少分钟。很不幸,他们无一成功。微信界面底部左起第三栏的小红点,就像一个磨人的小妖精,在人们的现实与精神世界里阴魂不散。

  我能理解他们这种“想戒不能戒的冲动”。朋友圈虽然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却集合了资讯与社交的双重功能,仿佛是一扇门,把逼仄的个人空间与广袤的大千世界联结起来。放不下朋友圈,无非是害怕与世界失联。

  说朋友圈里有个“世界”,并不夸张。比如微信好友1000+的我,样本基数够大,每天一大乐趣就是透过朋友圈的时间线窥视多样性的世界。多好玩呀!有人家国天下,有人风花雪月小确幸,漂亮妹子热衷于展示颜值,个别“相貌感人”的汉子也沉溺自拍,代购妹子勤奋地贴出美好的商品和更加美好的价格,不代购的人偶尔痛斥微商恶化朋友圈生态。同一个朋友圈,却没有同一个梦想,参差多态的世界汇于时间线,是多好的社会学观察样本!

  但说起来挺讽刺的,微信朋友圈的设计逻辑本来是偏封闭的。一般说来,你只能看到你的联系人所发布和分享的内容,只能了解到“好友”的想法。朋友圈的外延非常有限。

  在朋友圈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好友”筛选、再生产的结果。与其说朋友圈呈现给人的是大千世界,还不如说是一幅幅联系人画像,它记录你的“好友”的喜怒哀乐、趣味取向。与此同时,不符合画像的内容信息,轻易就能被屏蔽。朋友圈就像电影《黑客帝国》里说的那个Matrix(矩阵)的世界。

  有个笑话说当今中国有三大话题不可触碰:中医、转基因以及韩寒。就这些话题意见不同,据说足以让夫妻反目、兄弟成仇。如果一个坚定的“中医黑”发现朋友圈出现中医拥趸,而且成天转发养生小文,他可能直接选择“不看他的朋友圈”,或者干脆拉黑。现代生活匆忙而焦虑,“三观”不合,眼不见心不烦,久而久之,朋友圈愈发“和谐”,也愈发狭窄和封闭。不同人的朋友圈里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在你的世界里热火朝天、尽人皆知的话题,到了另一个人的世界里,就陷入了不可思议的寂静与沉默。这种现象发生在同一片蓝天下,想想也是神奇。

  当然也有那么些东西,不管你的Matrix多么严丝合缝、坚不可摧,它都能渗透进来。比如最近无处不在的某款口红,即便我的朋友圈画像和美妆、时尚关联不大,它还是透过各种缝隙传导到了我这里。这可以归功于商业推广的强大。这种事一般只发生在营销领域。信息与思想,一般不具备这样的穿透力。

  封闭不尽然是个消极概念,问题是在当今时代,“封闭”很难和“专注”“深度”发生联系,很可能产生浮躁的结果。一言不合就拉黑,在移动社交场域太容易发生了。我围观过很多网络论战,经常发现争执不下的双方都对着空气义愤填膺、豪情万丈,吵到最后统统失焦,但双方观点压根就是一致的。在如此背景下,封闭几乎等同于狭隘,同这样的“世界”保持联系,未必是多么健康的精神现象。

  这两天,传媒圈最热闹的事件,是澎湃新闻网原CEO邱兵创办的“梨视频”上线。主打短视频的“梨视频”强调短平快,跳过铺陈,直入高潮。邱兵举了个例子:一场车祸的视频,关键也就那十几秒,所以冗余部分统统该剪掉。这是非常清醒的商业逻辑,却也暗示人们:这个世界就是浮躁的,浮光掠影总强过精雕细琢。我们对每条朋友圈内容所能保持的注意力可能只不过10秒。快速吸收、快速反应的思维活动,塑造了朋友圈的样貌,也剪出了这个时代的一个侧影。在这种逻辑的驱使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只会向局限的空间里一退再退,被屏蔽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

  这是比“封闭”或是“开放”更要紧、更让人忧心的议题。足够清醒的人不会把朋友圈当作认知世界的唯一途径。怕就怕甘愿蜷缩在狭隘的精神世界里,拒绝沉淀与深度。人类精神的堕落更应归咎于这样消极的姿态,而非哪款不够开放的产品。

  @中杰:早先时,朋友圈里都是身边的朋友,人不多,我把朋友圈当成对朋友公开的日记本,分享生活中一些值得纪念的人或事,记录下当时的心理状态,若干年后,翻看这些记录,还可以回味曾经的生活。我觉得这样的朋友圈定位是准确的。现在,我发朋友圈前都要考虑一番,因为朋友圈里除了朋友,还有领导、客户,甚至有一些只见了一面就加好友的人。话说多了,难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朋友圈就成了鸡肋,不纯粹了。

  @秦嬴博:我在外地工作,我和我爸不一定每天都发信息或打电话,刷朋友圈倒成了我们之间的默契。有一次我加班到很晚,没有更新,第二天一早我爸就问我怎么没更新。似乎只要看到彼此更新,才能感觉对方的存在。这大概就是情感依赖吧,也是父子之间的一种互动。

  @暖小皖:我对微商一向颇有微词,之前做微商的朋友都被我屏蔽了——哪怕你宣传得再好,我没有需要就不会买。但是,朋友圈可以屏蔽,好友却不能屏蔽。微商朋友时常主动发来一些“温馨提示”和祝福话语,有时候直接发广告。买还是不买?买吧,没啥用;不买吧,又影响关系。我挺纠结,希望微商不要拿自己的朋友当客户!

  @胡波:于我而言,微信就是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软件。日常工作已经很繁忙了,哪里有时间去刻意“经营”朋友圈?作为一名教师,我注意到95后的大一新生们更多的是加了我的QQ。其实,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很少有交集,学生毕业之后联系就更少了。在校期间,学生们在微信、QQ里晒的东西,除了少数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几乎都是自拍、美食、游戏、电影、直播、社团活动、男女朋友等话题。

  @我爸喊我小二子:朋友圈就像父母监督自己的“监视器”。我爱刷朋友圈,经常把照片和随感往朋友圈发。虽然父母不点赞、不评论,但每一条必读。有时候,我凌晨抱怨失眠或生病,父母就赶紧打来电话。这种“监视”其实是关心,所以尽管加了父母,我在朋友圈里依旧“任性”。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