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铁链锁老”困境须多方发力(图)

2016年10月18日 14:12   来源:东方网   斯涵涵

  前天上午9点过,重庆沙坪坝烈士墓转盘旁的一家小面馆里围满了人。大家不是来吃面的,而是围着一位婆婆看,还问这问那……吸引大家注意的,是老人脚上的一条铁链。脚上的铁链子是儿媳妇锁上的。(10月17日重庆晨报)

  据了解,张婆婆身体很好,也没有老年痴呆之类的疾病,只是每天都要出去走,但不认识城里的路,经常走失。她老家在农村,儿子儿媳、孙子都在上班,目前家里的条件也请不起保姆。也不敢把老人送敬老院,就在几天前,家人把张婆婆关在家里,没想到老人冒雨从窗户翻了出去,无奈之下,家人给她套上铁链,可老人依旧跑了出去。此情此景,让知情人对这一家子的窘境产生同情。

  然而,尽管家人有着诸多现实难题,六旬儿媳也不停叫屈,“铁链锁老”终究令人难以直视,法律层面上,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专门设立了虐待罪。虐待老人情节严重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道德层面上,将心比心,倘若将来我们自己年老,后辈也如此对待,还称不算虐待,我们自己是否也安之若素?

  “铁链锁老”虽然是极端个案,却是老龄化社会的直接折射。近日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每年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老年人走失的重要原因。其中,人口流动带来的疏于照顾及老年人贫困,加剧了走失风险。这与张婆婆一家的境遇何其相似?老人走失的事件已远远多于儿童,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张婆婆”被各种各样的“铁链”锁住?老龄化现象严重,老年人的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化解“铁链锁老”困境须多方发力。就老人而言,张婆婆如此执拗地、风雨无阻地往外跑,一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二是独自在家倍感孤独,三可能是年过八旬,身体和精神功能逐渐衰退或变异,对此家属应该多加陪伴,尤其是在其初来乍到时,儿孙应抽出时间,在双休日或闲暇时轮流照顾老人,多陪老人走走,让她早日熟悉环境,熟悉城市生活,而不是将其接来却一锁了之。一张老人光脚套铁链的照片,不难看出儿孙对老人的粗心甚至粗暴,家属应予以反思、纠正,生活固然艰难,但赡养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的法律义务,也考验我们的人伦良心。

  化解“铁链锁老”困境更需政府兜底。对于张婆婆此类的情况,社区、街道应登门造访,了解详情,视具体情况予以帮助,如给儿子儿媳适当补助,使其能回家照顾老人,或成立志愿者帮扶小组,一对一地予以陪伴安抚,还可以发放联系卡或走失黄手环,使老人一旦走失可以早日返家。还可为老人“诊脉”,对症下药……总之,关爱老人,我们可做的、应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而非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中国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压力日显。完善老年人保护制度,制定老年群体家庭监护干预政策,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铁链锁老”的异象又一次发出严峻拷问。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