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义:西方媒体宣扬“中国经济硬着陆”毫无根据

2016年10月10日 13:21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2016年3月21日刊发

  几十年来,部分西方媒体总是定期预测称“中国经济将硬着陆”。尽管事实显示,这些预测总是落空,但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结束后,新一轮的“中国末日论”再一次卷土重来。

  彭博(Bloomberg)则是其中的代表。彭博在NPC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后以“分析人士质疑中国的增长目标”作为头条新闻标题,总结道:“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称‘中国设定6.5%的年增长目标令人难以置信’,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称‘中国的可持续增长率远低于中国官方设定的6.5-7%的目标区间。’”

  这样的分析与西方媒体上定期出现的错误预测一脉相承。

年初,锲而不舍的章加敦再次发表文章,“2016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2002年,美籍华裔作家章家敦(Gordon Chang )在部分西方媒体上推销其所著的《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时作出结论:“五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还有选择的机会,但现在没有了,他们没有出路了,也没有时间了。”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仍没有崩溃。

  但讽刺的是,章家敦仍继续以“中国专家”的身份在彭博电视台出境。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杂志曾在2002年6月的特别增刊中以《气息奄奄的中国龙》(A Dragon out of Puff)为题分析称:“中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巨额的政府支出,这导致政府债务快速增长,这是在制造金融危机。因此,未来十年,中国将会变得更不稳定。”

  事实是,这十多年来,中国成为人类史上主要国家中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与其列举这些一脉相承的错误预测,不如来详细的分析这些唱空中国的言论为什么总是失败。尽管记者培训教材都会警告称,用数学公式会令读者锐减90% 。但如果注意这一道简单的经济公式,那么立即可以看出诸如“中国经济末日论”等这样的预测必然错误。

  一旦了解了这个简单公式,也能够立即明白部分西方媒体一再重复宣扬“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真正目的。

  经济增长率严格受制于两个简单的供给数字。首先是固定投资占经济比例,其次是投资拉动增长的效率——拉动经济增长1%所需的投资占GDP比例,即俗知的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

  我将用中国数据举例说明这一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国际可比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固定投资占GDP比例为44.3%,增量资本产出率为6.1,GDP增长率为 7.3%。相应的公式如下:

  投资占GDP比例(44.3%)/ ICOR (6.1)=经济增长率(7.3%)

  这些数值关系必然具有严格的相关性。因此,中国经济放缓只会在以下两者之一或者两种情况出现的情况下发生:

  ? 或者投资占GDP比例下降;

  ? 或者投资对增长的拉动效率下降。

  如果两种情况都不发生,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完全不可能下降。

  现在回到中国当前的实际经济趋势,我手头尚没有2015年的国际可比数据,但过程显而易见。2015年中国固定投资占经济比例略有下降,约为42-43%,中国经济增长率亦相应下降至6.9%。

  因此,这种下降既不足为奇,也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将硬着陆——这完全契合上述数值关系,这也足以帮助中国保持新五年计划中至少6.5%的增长底线。

  考虑到投资占GDP比例、增量增长产出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那些声称“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人有必要为其说法作出解释。

  他们不是称“中国投资占GDP比例将严重下降”吗?——如果真如此,原因何在?他们不是认为中国的投资效率将大幅下滑吗?——如果真如此,原因又何在?

  如果他们不能解释任一种或者两种过程将发生的原因,那他们只不过在撒经济谎言而已——说一些没有经济事实根据或者基本经济关系的空话。

  到目前为止,那些引用这些谎言的人没有作出任何解释,他们也无法提供任何解释,原因是,这种说法根本就是错误的。而且如果他们无法为其观点提供证据,那么通过验证其他论据,就很容易了解其动机所在。

  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不仅将改变中国国内形势,而且也将改变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在国际减贫方面的成就令世界其他地方相形见拙——中国帮助7.28亿人脱离世界银行界定的国际贫困标准,世界其他地方的减贫人数则为1.52亿。但如果中国实现新五年增长目标,也将开始改变全球高收入人口态势。

  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其可与世界银行界定的高收入经济体并驾齐驱。

  2016年高收入经济体的国际标准为人均GDP12736美元(约82459元人民币)。虽然汇率波动会影响确切的数字,但中国实现新五年增长目标,将会使其迈入或者超过世界银行界定的门槛,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世行发布的最数据显示,高收入经济体总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为19.0%,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则为18.9%——高收入经济体总人口为13.68亿,中国人口则为13.64亿。因此,中国跻身高收入经济体将使世界高收入人口的数量倍增——这将会极大地改变世界秩序。

  中国相对美国的地位也将会有所改变。假设美国经济延续其过去20年的年均增长趋势,以其去年2.4%的增长率增长,而如果中国实现6.5%的增长目标,那么到2020年中国经济将会相比2015年增长37%,美国经济则会增长不到13%。

  中国倾向于以当前汇率计算经济规模——这会增加精准预测的难度。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机构则倾向于以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计算经济规模。在此基础上,如果中美各自按上述增长率增长,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约30%。

  不管是以中国或者西方所偏爱的方式计算,这种经济变迁将重创诸如美国新保守派。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在其最近所作的《修正美国对华大战略》(Revising U.S. Grand Strategy Towards China)研究报告中指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应是美国二十一世纪的首要战略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报告还特别呼吁“在亚洲地区签订将中国排除在外的新贸易协定”。但如果全球了解中美各自的增长率,就会使诸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建议失去吸引力。因此,为阻挠人们了解这一事实,就必须宣扬中国无法实现其增长目标。

  从基本的经济关系来看,也容易看清这些势力是如何试图促使中国经济放缓以帮助其竞争对手。例如,步调一致地利用部分国际媒体宣扬“印度而非中国才是新的强劲增长经济体”。

  经济关系概述显示,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投资占经济比例增长,经济亦会随之增长,反之经济增长则会放缓。

  比如,《金融时报》近来的评论严重警告“印度总投资下降,而投资增加对维持稳定至关重要”。但敦促印度加大基础设施支出的评论家,则反对中国发改委于1月底批准的总计价值5.3万亿人民币(约8180亿美元)的加大基础设施支出的措施——这些措施将确保中国实现其增长目标。

  总的来说,这样的评论员的政策主张是,帮助印度经济增长而促使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他们根本不是被动地预测中国经济放缓,而是有意为之!

  了解这一点,公认的新保守派媒体喉舌——彭博,在没有事实根据的宣扬“中国无法实现其增长目标”的唱空行动中发挥带头作用,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通过梳理基本的经济关系可看清两件事:

  首先,只要中国的投资占GDP比例,或者中国的投资效率不下降,中国经济就不会硬着陆——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其增长目标;

  其次,错误地预测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部分国际媒体,通常是怀着不可告人的反华动机,撒经济谎言而已。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