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未必能引来“援兵”,但可借鉴到经验

2016年08月19日 07:15   来源:羊城晚报   阅尽

  据媒体昨日报道,投资界期待已久的深港通终于获得关键性进展。继深港通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后,前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又共同签署公告,原则批准深港两地股票市场的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虽说离正式开闸还有4个月时间,两地亦有规范性文件及配套措施的安排,但总体而言皆属业务流程的准备,深港通放行的绿灯已然亮起。

  舆论注意到,深港通实施方案中已不再设总额度的限制,这可说是与沪港通最大的不同,这将更有利于两地的资金流动,也体现出市场的更大开放度。深港通获批后,沪港通的总额度限制也随之取消。当初沪港通设置总额度之限是为着风险防范所需,经过一年的运作,监管方面积累了经验,对此设限似已无多大必要。事实上,因有每日交易额度的限制,总额度本身已成为多余。

  对于深港通的利好出台,A股市场似乎并未像一些分析人士预测的那样应声大涨。昨天沪市以微跌绿盘报收,深成指、中小板和创业板指均微涨。这说明经过沪港通的历练,投资者对此类“重大利好”已渐趋理性。从沪港通的经验看,由于两地交易规则及投资理念的显著差异,市场开闸初期资金并不会如洪水般涌来。

  显然,抱着投机心态看待深港通,并试图从利好炒作中找“黑马”抢跑或博一把的人可能会大大失望。沪港通也好,深港通也罢,其真正的“利好”发酵恐怕还需时日,效果也要到未来才能体现。而且,由于投资港股的50万元门槛并未取消,这对相当多A股股民来说,“炒港股”短期内仍是可望而不可即。

  事实上,沪港通开通已将近两年时间,实际的效果显示,它对上海股市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引入的国际资金也有限,连3000亿的总额度都从未用完过,这倒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是为什么?是因为A股市场缺少投资机会,引不起国际资本的兴趣,还是我们的市场不规范、透明度不高,风险太大,令国际资本退避三舍,又或者是,国际资本对A股市场本身也需一个认识了解的过程,投资大潮仍在蓄势酝酿之中?

  无论如何,既然内地股市已与国际市场直接联通,相互的学习借鉴便是题中应有之义。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兴市场来说,如何重塑市场生态,构建规范理性的投资氛围,让民众能够真正长期投资,获得财产性收益,而不是任由内幕交易盛行、黑庄“老鼠仓”泛滥,沦为冒险家投机客的乐园,这才是更为紧迫的课题。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大起大落,更由于去年罕见的股灾,广大投资者一次次被无情宰割,深沪股市陷入了持续的低迷。许多人内心都盼着深港通带来的资金流及市场效应。但是,从有利于A股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与其说深港通能连通国际资本的“蓄水池”,引来援兵,倒不如说它能为我们的市场引来现成的镜鉴和学习样板。

  因此,如果我们能借着深港通的东风,主动借鉴引进国际资本市场的成熟经验与做法,强化市场监管,保障投资者权益,让市场循着自身规律去发展,从而令A股市场尽快与国际接轨,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这才是至为关键的。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